除6个重灾市(州)和巴中市、甘孜州外,13个市(州)“牵手”13个重灾县(区)的1个重灾乡镇为期3年,对口支援住房安置、对口支医、对口支教、对口支援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物资
昨(17)日,体现四川人民互帮、互助精神的省内对口支援行动启动:除6个重灾市(州)和巴中市、甘孜州外,其余13个市(州)分别“牵手”13个重灾县(区)的1个重灾乡镇,开展对口支援。成都在本市范围内进行此项工作。这是我省举全省之力安置群众和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举措。
6月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专门就省内对口支援作出部署,要求在“省内也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在昨日召开的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省内对口支援会上,省政府宣布,按照无灾区和轻灾区帮重灾区,一个市(州)帮一个重灾乡镇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开展为期3年的省内对口支援,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形式的支援,重点帮助重灾乡镇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
对口支援住房安置。一是帮助灾区群众加快搭建简易住房。按照《地震灾区农村居民自建过渡房导则》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平整场地,支持资金、建筑材料等。二是组织建筑专家,协助当地对现有住房进行安全鉴定,可修复的抓紧修复,能安全入住的让受灾群众放心入住。三是指导建设永久住房,在选址、设计、施工等方面予以指导和质量监管服务。
对口支医。一是选派防疫专业人员,帮助做好灾区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二是帮助重建或维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已经倒塌或成为危房的,帮助进行重建,受损的帮助予以维修。三是重建购置或维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设备。四是派出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指导,开展对乡镇和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对口支教。一是帮助提供受灾学校所需的桌凳、黑板等基本教育教学设备和学生寄宿所需的基本生活设备设施。二是帮助提供所缺的专业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等,并解决相关费用。三是对难以保证秋季开学学校的学生,迁移到支援市(州)进行复课,并解决所需费用,待灾区具备上课条件后再迁回。四是积极开展“手拉手”等活动,动员支援地学生向受援地学生捐赠文具等。
对口支援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物资。一是提供农资支持,帮助受援乡镇恢复农业生产。二是帮助受灾企业复产、复工和正常运营。三是为受援乡镇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物资支援。
据悉,本次选择对口受援的重灾县区,均在国务院确定的18个省(市)对口支援的我省18个重灾县(市)之外。(记者胡敏)
链接:
宜宾-广元市朝天区达州-绵阳市游仙区
南充-绵阳市梓潼县 乐山-德阳市中江县
凉山-德阳市罗江县 泸州-广元市元坝区
自贡-广元市苍溪县内江-绵阳市盐亭县
资阳-绵阳市三台县 攀枝花-广元市旺苍县
眉山-阿坝州九寨沟县 广安-雅安市宝兴县
遂宁-阿坝州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