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苦中作乐 笑对时艰——四川地震灾区民众的业余生活
2008年06月18日 23:49: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成都6月18日电 天黑了下来,大风也让气温骤然降低了不少,73岁的吕庭雪早早在自己的帐篷里睡下了。自从她在彭州市通济镇的家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倒塌之后,早睡早起就成了她临时安置生活的常态。 不过,镇上的年轻人却没有丝毫睡意,而是不约而同地聚到了安置地旁边的一片空地上。他们知道,只要不下雨,就会有部队战士来这里给他们放露天电影。 “片子好多,有好笑的美国片,也有打仗的和讲98年抗洪的,看完了,好像就不再那么为受灾的事烦心了。”一个小伙子说。 随着地震让四川数百万民众失去家园或不得不住进帐篷躲避后续灾害,露天电影这种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但后来又逐渐式微的文娱形式,再次成为灾区最流行的公众娱乐。 在嘉陵江畔的广元市滨河大道上,政府统一搭建的蓝色救灾帐篷与居民自行搭建的彩条布帐篷间隔交错,绵延达数公里。露天电影同样是这里民众每天必有的文娱活动。 30多岁的广元市民胡女士说,露天电影,连同一些中老年人每天举办的路边交谊舞会,让大家觉得“帐篷区的生活还比较丰富,不会太闷”。 虽然已是震后一月有余,广元的帐篷里还是没有通电,为了杜绝火灾隐患,连蜡烛也不能点。对于不喜欢看电影也没有舞蹈爱好的人来说,在昏暗的帐篷里听听收音机或聚在一起聊聊天,就成了仅有的选择。 “不过我们还真通过聊天交了不少新朋友,大家互相用‘篷友’相称。”胡女士笑着说,“这样的日子,让我觉得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饭后拿着收音机出门散步、到邻里家中随意串门聊天曾是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但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已不多见。 看着一大群人聚在自己家看电视,北川县擂鼓镇的严发科也有“旧日重温”的感觉——这是电视机在中国尚属稀缺商品的时代才会有的场面。 在严发科一家人居住的十来平方米的帐篷里,床铺就占去了一大半面积,他从受到地震破坏的家里抢出来的电视机只能放在门口的桌子上。严发科说,这台电视现在可成了整个村组受灾群众的“宝贝”,每天都有人聚到他家来看电视。“大家最喜欢看的还是四川电视台,最关注的还是关于我们这些受灾群众的新闻节目。” 与白天还要上班或投身救援、重建工作的大人相比,灾区的孩子们有着更多的空闲时间。在相当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成年人仍然绞尽脑汁,努力给孩子们充实多彩的业余生活。 在广元市帐篷区,每天下午3点到7点,都会有一群志愿者把孩子们组织起来,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在青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安置点,人们甚至想办法把电脑和网络接进了帐篷,孩子们被网上精彩幽默的视频动画逗得开怀大笑。 在北川安置区一个不起眼的军绿色帐篷里,几个破旧的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从全国各地运来的五颜六色的书刊,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认真地翻看《美丽公主的故事》《我想知道的美国》和《上下五千年》等书籍。 孩子们略显蜡黄的脸色透露出帐篷安置生活的艰辛,但专注陶醉的神情又显出精神的充实。他们说,最近十几天里,除了在临时的帐篷小学上课,他们的课余时间都是在这个图书室和周围的“红领巾书屋”度过的。(参与采写:吕传忠、谢云挺、葛素表、皮曙初、熊争艳、张淼淼)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点击进入现场报道 新华社记者灾区一线采访手记 点击进入汶川地震中国救灾网专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