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新华精神在抗震救灾中闪光
2008年06月19日 08:00:3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震级达到8.0级的特大地震,突然降临在以汶川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并瞬间波及到大半个中国。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北纬31度、东经103.4度这个曾经秀美如画的山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新华社紧急启动应急预案。150余名文字、摄影记者在第一时间内受命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怀着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情感,用手中的笔写下一篇又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文章,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一个又一个动人心魄、震撼人心的画面,忠实记录了这一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忠实履行了新华社记者的神圣职责。“政治可靠、业务一流,服务大局、心系人民,文明和谐、民主求实,开拓创新、永作先锋”的新华精神,在地震灾区的废墟上闪光。 5月16日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来到新华社,看望慰问全体采编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奋战在抗灾抢险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李长春指出,在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我们新闻工作者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赞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是经得住考验的,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希望和重托,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我们为有这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灾情就是命令,抗灾就是使命。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反应速度和战斗能力 ———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15楼会议室。对外部的负责同志正在开会研究奥运会报道。“地震啦!”有人指着正在抖动的窗户突然大喊。还没有等别的同志反应过来,正在主持会议的对外部主任严文斌迅速抄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大声喊道:“地震啦,发快讯!”并立即中断会议,赶往三楼大平面指挥发稿。14时45分,新华社第一时间向海外播发了“北京等地有明显震感”的特急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又陆续发出了关于震中和震级的消息,领先于所有外电和其他海外媒体。 ———同一时间,成都,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陈燮正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突然到来的地震让他感受到从未体验过的震撼:室外,几栋高楼如游蛇一般扭曲、摇晃;室内,靠墙的柜子被推离墙体达数十厘米,杯子、水壶、文件摔落一地。他艰难地打开保险柜,拿出相机,在摇摇晃晃的楼道里穿梭,拍下了很多张分社办公室里一片狼藉的画面。14时56分,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了地震后灾区的第一张图片。 灾情就是命令,抗灾就是使命。此时此刻,新华社赴灾区一线的每一个记者都成了战士。“力争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了他们一致的信念。 新华社应急报道机制紧急启动。5月12日傍晚,刚从中央开会回来的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李从军,直接来到总编室。在详细询问了发稿情况后,他马上与四川分社社长刘欣欣通电话,详细了解震后分社人员的安全状况、分社记者调动和赶赴汶川的进展情况。当得知由于道路中断,四川分社记者难以立即进入灾区的情况后,他马上与陕西分社社长于绍良通电话,要求陕西分社派记者增援,想方设法从另一方向进入灾区。次日零时三十分,李从军再次主持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主要精神,要求总社和有关分社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多路出兵,赶往汶川、北川、绵竹等重灾区,及时报道受灾地区情况。 出发!迅速出发! 目标:四川地震灾区! 早一分到达,就多一点希望! 5月14日晨,新华社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在成都成立。从总社国内部、对外部、摄影部、解放军分社和四川、陕西分社紧急调动的150多名记者,兵分16路,从空中、水上、陆地向汶川以及受灾最严重的茂县、理县、北川、绵阳、青川、绵竹、都江堰等地进发。 “如果这一次我不去灾区,我会一辈子处在职业的痛苦之中。”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新华社记者的作风、意志和品格,考验着新华社记者的职业操守、职业水准和职业精神 从各路进入地震灾区的新华社记者,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趟水路、过断桥、踏泥泞、攀山崖,奔走在废墟之上,辗转于震区各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震情、灾情迅速传递出来。灾难的触目惊心和一次次零距离地直面死亡的残酷,让他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奋战在抗震救灾报道第一线的新华社记者,表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无畏无惧、不怕牺牲,哪里有灾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新华社记者的身影。 5月13日夜,地震已经过去近30个小时,震中汶川仍然毫无音信。李从军命令,“要千方百计进入汶川”。总编辑何平说:“这个时候就看军分社的了。”正在南京政治学院学习的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徐壮志,在得知灾情后坚决请求到一线参战。这个时候,记者的战场就是灾区———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他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挤上了一架飞往汶川的直升机。5月14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在地震发生44小时之后,他作为第一个进入震中汶川的新闻记者,向世界发出了震后汶川的第一组照片和第一篇现场报道。 国内部记者朱玉,这个曾经采写过郑培民、任长霞、宋鱼水、丁晓兵等重大典型人物的女记者,在听说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就把家里平时准备的野外装备全部收拾好了,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随时待命。她说:“如果这一次我不去灾区,我会一辈子处在职业的痛苦之中。”在接到任务的当天下午,这个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的记者,就带着重任飞往灾区。她没有辜负领导的嘱托和同志们的期望。短短几天,她采写的《献给北川的橘子》《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等作品,笔触细腻,感人肺腑。 在这场大灾难面前,新华社记者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发扬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展现了不怕疲劳、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的优良作风。 刚刚参加完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正在拉萨休整的国内部记者李柯勇,在得知灾情后立即向部领导请战。考虑到他刚刚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呆了20多天,领导没有同意,嘱咐他好好休息。但看到不断增长的死亡数字,这位当年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坐立不安,再次向领导请战,请求批准到成都“休假”。为了到达尚未打通道路的映秀,他和同事丢掉睡袋和帐篷,长途跋涉,抵达灾区。他采写的《映秀在哪里?———一个唐山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在生死之间,他选择永恒———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追记》等作品,播发后被广泛采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身在灾区、同为灾民的新华社四川分社的干部职工,在危难面前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甚至连家人正露宿街头也顾不上照顾,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报道工作中。在多次试图进入震中的努力失败后,分社决定成立一支“敢死队”,挑选了身强力壮且勇敢的记者,徒步进入汶川。“敢死队”的三名同志,踩着半尺深的稀泥,在泥石流滑下的山石中像壁虎似地爬行前进,几次险些掉下山崖,他们用4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5公里的山路,历尽艰辛,终于不辱使命。分社记者肖林和几位同事绕道千里,费尽周折到达理县,在一次采访中他们突遇较大余震,当时他们正在一幢大楼里,危急时刻,他们勇敢镇定,奋力将一面墙推倒,才从楼里撤出,转危为安。没有人生来就不怕死,但是责任感驱使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直击现场,报道灾情,记录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顽强精神,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有一支敢死队。”四川分社社长刘欣欣骄傲地说。 新闻记者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它不仅需要厚重的职业素养,更需要高尚的职业精神和英勇的献身精神。这直接关系着一个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这场灾难面前,新华社前后方的报道人员都很清楚,党和人民在看着他们,灾区的老百姓在看着他们。他们把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当成抗震救灾的有力武器,托举起生命,承担起责任,无愧于新闻记者的良心。 “我们所有的数字和事实以及细节都是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了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世界性通讯社、消息总汇的正确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引导国际舆论的能力 无数的事实证明,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只有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导权,才能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灾难面前,新华社记者用文字、用镜头,紧紧跟踪着整个灾情的进展,记录着整个救援的过程,各种稿件源源不断地从前线发回,向全世界播发。 从5月12日至30日19时,新华社共播发有关抗震救灾的各类稿件26154条,其中对内中文稿5032条,对外中文稿3326条,对外英文稿2171条;对内中文图片图表5445张,对外中文图片5443张,英文图片3314张,发稿量之庞大、之密集、之迅速,前所未有,充分展示了国家通讯社的实力和作为,成为国内外媒体最重要的消息来源。 《迎难而上 百折不挠———新华社记者“5·12”地震大救援目击记》《将军突击———记挺进震中映秀镇的某集团军军长许勇》《最后的字迹》《生命的守望———目击汶川映秀小学被埋小学生获救》等作品,用精准的文字直陈事实,在沉重的灾难中传递记者的温情,体现了人本的理念、人文的情怀和人性的光辉,深深地感染了千万读者。 《和死神赛跑:中国空前透明抗击汶川大地震》《中国维护遇难者“最后的尊严”》《中国千万家庭争相领养汶川地震孤儿》《“我们都是‘汶川人’”———中国民众迸发爱国热情踊跃向灾区献上爱心》等作品,彰显了生命的尊严、爱的力量和勇敢的担当,突出了中国抗震救灾透明、开放、人性化的主题。 英美主流大报非常罕见地一致称赞新华社的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说,“四川地震发生后,新华社在一天内迅速播发了数百条消息,并且以分钟为频率实时更新消息内容,报道中有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悲惨的灾难现场以及记者对现场的客观评价。”《纽约时报》评论指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在其中英文网站上大量报道此次地震灾难,定期更新灾情报道,其中包括最新伤亡数字,信息铺天盖地。 西方主要通讯社和CNN、BBC均滚动转发播发新华社的稿件,把新华社的报道作为最主要、最权威的消息源。5月12日,CNN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问其驻香港的记者,为什么伤亡数字会从4人很快增加到7000多人?其记者说,“我们所有的数字和事实以及细节都是来自中国的官方通讯社。” 开放的信息,赢得了国内及国际舆论引导的主动。中国政府“反应迅速”、“信息透明”等积极评价,反复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严重的灾情让各国人民揪心,但中国迅速高效的抗震救灾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汶川大地震,让西方“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国。新华社的宣传报道,让西方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汶川,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充分检验了新华社多年以来坚持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去年以来,新华社持续开展了“弘扬先进文化、倡导廉政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主题读书活动,相继举办了“我阅读的一本书”推荐活动、于丹读书心得报告会、“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活动、“总编辑读书时间”系列讲座等活动,受到全社干部职工的欢迎。 熊争艳是新华社国内部的年轻记者,今年5月初刚从国外进修回来。同事们告诉她:纪检组编了一本书叫《书里书外》,里面还有你的一篇文章呢。小熊很纳闷,什么文章?经过同事的提醒,她才想起自己出国前曾经参加过纪检部门组织的读书活动,写了一篇读后感。她非常兴奋,赶紧找到纪检组办公室的同志,要了一本留作纪念。“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你们组织的活动真好。”她真诚地说。 小熊参加的这次读书活动,是新华社多年来坚持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一个片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长期以来,新华社把作风建设当做立社之本,把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教育摆在首位,通过开展正面教育,树典型、扬正气;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吸取教训、扶正祛邪;通过培育具有新华社特色的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廉政勤政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作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贴近干部职工的生活实际,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参与,也才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是新华社多年来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深刻体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实充分证明,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在今年以来的抗冰雪灾害、拉萨“3·14”事件、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新华社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充分展示了新华社这支队伍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打得下来”的良好素质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尤其是新华社记者在这场地震灾难面前的表现,充分检验了新华社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新华社总编辑、党组副书记何平说:“如果说这次地震是一次考验,那么,我们这支队伍经受住了考验;如果说这次地震是一次考试,那么,我们这支队伍交出的是一份合格的答卷;如果说这次地震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那么,我们这支队伍在思想境界上无疑得到一次新的升华。”(辛纪言 记者 瞿 芃) 点击进入汶川地震中国救灾网专题 新华社记者灾区一线采访手记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