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灾区的几个集中安置点,发现那里的临时党支部、管委会非常“管用”,物资收发、生活后勤、清洁卫生、保安维护,等等,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临时党支部、管委会的成员是由安置点群众自己从乡亲中选出的。当地干部说,群众自管自理,有问题及时发现,大伙儿商量解决,做得更细、更活、更有针对性,很好地配合和支持了政府部门工作。
据了解,四川灾区所有的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都建立了临时党组织和群众自我管理组织。
受灾群众的自管自理,在安置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安置点就是一个社区,成百上千的来自不同乡镇、村组的人一起生活,而且要度过几年时光,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事情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层出不穷,基层干部要包办解决这些问题,肯定是不现实的。拿大家关心的救灾物资的接收发放来说,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派出的干部再多,要想“盯”住每一箱方便面、每一瓶矿泉水,也是很困难的。在发放点张榜公示,群众自己保管发放,整个过程随时可以让人看让人查,就可以有效监督,保证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还可以避免浪费。
自管自理,是基层民主的体现,是受灾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深得群众认可,已经成为习惯。受灾群众安置、灾后家园重建的过程中,需要同步建设好基层民主,实行好基层民主。
自我的管理、服务、监督,核心是群众的参与。重建不能缺少群众的参与。通过有效的参与,受灾群众可以为规划决策建言献策,监督项目的资金使用、工程实施,确保重建的质量。比如帮助受灾群众安居,规划、选址、建设,都要听取受灾群众的意见,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有的地方同时公布几套新居的外观、户型设计方案,让大家选择,这种做法就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不仅要听取受灾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想办法引导、支持他们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辛勤的汗水,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发挥当地劳动者的资源优势,在一些基础性工程招聘灾区群众来做,援建单位就可以减少投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技术环节。
受灾群众参与重建,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积累,更为重要的是,这将给他们送去莫大的精神慰藉,让他们在重拾信心、恢复生活热情的同时,真切地体会到,恢复美好家园,自己也正在发挥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可以相信,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施“参与式”重建,会促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为新家园的和谐打好基础。(马国英)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