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民族歌剧《江姐》,在经过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全新复排后,重新亮相国家大剧院,一时好评如潮。“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每当听到这首曲子,总能勾起我对《江姐》创作和公演的回忆。
上世纪60年代,我任空政文工团副团长。记得《江姐》公演之后,马上引起轰动,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观看。《江姐》主题歌《红梅赞》和《绣红旗》等唱段,在当时风靡全国,差不多所有中国人都会唱。据说,周总理非常喜欢《红梅赞》这首歌,还经常在开大会时带领大家合唱。作为《江姐》创作和公演的亲历者,我为之感到骄傲。
一、“偶然”的创作经历
空政歌舞团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创作歌剧《江姐》多少有些偶然。1962年,阎肃写了一个剧本《刘四姐》,得到领导的表扬,群众的赞许,连同音乐创作,得了300元稿费,便和同事们来到北京东来顺吃涮羊肉。席间,一位朋友打趣说:“今天咱们吃了《刘四姐》,咱们可不能白吃这涮羊肉!应该再搞一个歌剧。”“是啊,不搞创作也对不起放羊的呀!”“对,再搞个刘四姐之类的戏!”你一言我一语谈论得很起劲,阎肃猛然一醒:“我刚看过《红岩》,里面有个江姐,排出来是一出好戏!我正在琢磨……”说干就干,阎肃很快就开始了歌剧《江姐》的创作。
阎肃个人经历很丰富,生活素材也很多,对创作《江姐》提供了很大帮助。早年他曾随家逃往重庆,长期生活在四川并参加过学生运动,四川的乡土风情、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地下党员的英勇斗争对他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解放后他又在农村参加土改和清匪反霸,歌乐山、渣滓洞都多次去过,对中美合作所更是愤恨之极。阎肃带着小说《红岩》,利用他的探亲假,1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几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望水想川江,梦里登红岩”就是阎肃创作歌剧《江姐》的真实写照。在空政领导的支持下,阎肃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经数十稿修改,形成了七场大型歌剧《江姐》的剧本。
《江姐》的音乐创作是由羊鸣、姜春阳、金砂负责完成的。他们三人最初加班加点完成的音乐作品,拿到大会上讨论,大家不满意,认为既不像川剧也不像民歌,全部否定。经过反思后,羊鸣意识到:《江姐》的故事固然发生在四川,但此事件是全国性的,影响波及很广,我国音乐格调丰富多彩,各地都有其特点,要想使《江姐》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要搞好《江姐》的音乐创作,必须到各地采访学习,向地方戏学习,向民间学习……几位作曲家东奔西走,呕心沥血,先后到达浙江、上海、河北等地,并三次入川,学习了河北梆子、川剧、越剧、评剧、民歌等艺术形式,充实创作思路。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注意把民族风格、民族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表现乡土风情的韵律结合起来,融合自己的音乐素养,多次推敲、反复琢磨,不厌其烦地修改,最终圆满完成了《江姐》的音乐创作任务。
《江姐》首先是在空军内部演出的,并得到了领导机关和部队的赞扬,这也促使我们想投入社会,进行公演,当时团长、政委都不在家,我在主持团里的工作,自然是我去请示了。空政王静敏副主任知道我的来意后,沉思了片刻说:“你能保证主题歌流行全国吗?”保证主题歌流行全国?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呀?要说“不能保证”,公演还能请示下来吗?要说“能保证?”万一失败……犹豫了片刻,凭我的经验,觉得这么好的歌剧,如此动听的音乐,确实为数不多。想到这里,我坚定回答:“能保证,要是主题歌流行不了全国,撤我的职!”1964年9月4日,歌剧《江姐》在北京儿童剧场首次公演,一时观者如潮,第一天就座无虚席。
>>>>更多史海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