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民政部数据显示尚有约13亿承诺捐赠未到帐
2008年06月20日 07:27:2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记者昨天(19日)从民政部得到数据,截至19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63.80亿元,实际到账款物450.51亿元,未到账的约13亿元。 两个原因造成“空头募捐” 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门负责企业捐赠的彭玲分析说,“空头募捐”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少部分企业或者个人的确在搞捐赠秀,不肯兑现承诺的捐赠,另一个情况则比较复杂。“比如一些企业虽然承诺捐款总额,但他们会分期到账,那统计就会有出入。一些企业虽然做出承诺,但他们可能需要确定具体的捐赠对象后才会拨款。”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解释说,这里所发布的共接收捐赠款物数,是指民政部统计的全国各地接收的救灾捐赠款物总数。“也就是说,这463亿多元里,包括各级民政部门,比如民政部,四川省民政厅以及各个地区的民政厅、红十字会系统、慈善会和通过外交部、中联办、台办及有关机构接收的捐赠款物。而实际到账捐赠款物数,则是指上述机构和组织实际接收到的捐款数和接收到的物资折款数。” 部分企业出现重复捐赠 “实际上,今年审计署很早就介入,所以‘空头捐赠’的情况很少。”记者从民政部指定的几家具有救灾功能的公募基金会了解到,他们已经按照要求,每天在网站上和媒体上更新捐赠信息。但记者发现,他们公布的数据中,接受的捐赠物资和实际到账的依然有很小的差距。彭玲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由于出现重复捐赠,所以按照审计署的要求,还未纳入金额统计。“比如北京福州商会,本身捐款50万元,他们又发动员工捐款16万元,所以一共是66万元,但由于当初认捐协议书上签订的是50万元,所以,我们还要再次签订协议和确认才会正式接受,而这笔金额就暂时不会纳入我们的‘实际到账款物’。” 耐克被曝欠2000万物资 商务部最新更新的数据显示,截至19日,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和港澳台企业(不含慈善机构和个人)已向灾区捐款捐物约37.76亿元人民币,而此前公布的捐款未到位的12家企业中,山西海鑫集团、联合利华、卓越置业、贝塔斯曼、欧尚集团、德州仪器已经到位,台湾中钢、谷歌、沃尔玛、美国礼莱等企业正在办理之中。 名单同时点出了几家新的捐赠未到位企业,其中差额较大的一家是耐克。名单显示,耐克公司承诺的1000万元现金已经到位,2000万元物资则尚未到位;而诺基亚承诺的5300万元中,到位了1600万元现金和300万元实物。 随着“外资企业放空炮”的争论愈演愈烈,企业情绪反弹也更加强烈。昨日,被点名企业均向记者发来声明“喊冤”,其中山西海鑫集团声明的标题就叫“我们确实捐了”,并给记者发来了每笔捐款的汇款单复印件佐证自己不仅捐了承诺的1100万元,还额外多捐了200万元。 商务部对网民质疑个别企业未兑现捐赠承诺做出回应 在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的外商投资企业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了让人们及时了解外商投资企业的捐赠情况,商务部根据部分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提供有关情况,对部分企业捐款进行了统计,并在商务部网站上发布“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台港澳企业捐赠情况一览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6月17日,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和港澳台企业(不含慈善机构和个人)已经向灾区捐款捐物约37.07亿人民币,上述捐赠有力的支持了地震灾区的抢险和重建工作。 多家外企被指承诺赈灾捐款未到位 外资企业喊冤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谷歌中国、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实际捐款捐物的披露情况与承诺不符。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络到了部分企业的负责人,大部分公司“高声喊冤”,并表示商务部的记录并不全面,没能对许多细节进行完整披露。 部分企业回应地震捐款未到位事件 部分企业昨日继续回应本报报道的“地震捐款未到位”一事,商务部也表示有些捐款未到位存在客观原因。 沃尔玛联合利华玫琳凯等11家企业承诺捐款未到位 汶川“5·12”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承诺的捐款,实际到位情况究竟如何?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公布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和港澳台企业向灾区捐款捐物表(据不完全统计)”(下称“捐款表”)显示,截至6月13日,共有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当初承诺的现金捐助尚未到位或未全部到位。这些企业共计承诺捐款1.9545亿元,截至6月13日共计到位1553.453万元。数据来自部分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及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提供的信息,为不完全统计。 这11家企业是: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谷歌中国、德州仪器、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贝塔斯曼集团、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美国礼莱公司、欧尚集团、山西海鑫集团、台湾中钢集团和卓越置业集团。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