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 题:像在家一样在机关节能
记者 周英峰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寻寰中19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说,如果把对家庭的耗能责任感移植到办公场所来,让大家像对家庭负责那样对纳税人负责的话,公共机构的节能就会大大推进一步。
在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发挥着率先垂范的作用。据20日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节油节电工作会议透露,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人均节电4.22%,节水7.89%,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党政机关的节能工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空调24小时运转、灯火全天候通明、公务车随意外出等浪费能源资源的情况仍比较突出。
与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相比,党政机关的办公耗能水平通常要高出好几倍,主要原因是办公节能面临个体责任感缺乏的窘况。在自己家里,没有一个家庭成员会让电灯24小时亮着,愿意让自来水无休止地流淌,因为浪费的水电需要自己花钱。而在公共机构中,大家虽都属于单位成员,但耗能的花费与己无关。
让公务人员像在家一样在机关节能,需要通过宣传提高他们的节能意识。今年节能宣传周期间,中央国家机关开展能源短缺体验活动,包括每周少开汽车一天、停开空调一天、公共场所停用照明灯一天等。这些活动虽与往年大体相同,但持续的教育和具体的体验,有助于激发大家节能的自觉性。当然,提高公务人员的节能意识,不可能寄希望于每年一次的节能宣传周,而必须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让节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让公务人员像在家一样在机关节能,需要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他们的耗能行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运用刚性预算、强制性采购等一系列行政和市场手段,把公共机构的节能责任与公务人员的利益紧密挂钩,通过制度约束推进节能。据了解,我国正在抓紧制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管理制度,刷卡上网、租用办公场所等创新思路也进入了制度制订者的视野。相信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节能将成为公务人员的日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