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当被,地当床,笑傲风月卧广场;数星星,看月亮,纵有余震又何妨;叹人生,话沧桑,以苦为乐在梦乡;杏子红,麦苗黄,地震棚里过端阳”……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这则手机短信在四川被无数次转发,看到它,我们一方面为灾区人民的乐观而感动,另一方面,也为那几百万生活在地震棚里的灾区群众而担忧。
在经历过生死的磨砺后,如何在瓦砾堆上重建家园、让饱受闷热拥挤之苦的百万民众尽早结束动荡安居下来,是灾区重建头等重要的大事。同时,也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任务。
说艰巨,是因为需要重建的灾区群众住房量大面广。虽然还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倒塌和摇摇欲坠的危房数量相当大。仅在死亡人数不多的甘肃文县,全县就有54万多间房屋因地震受损,28万多间房屋倒塌,全县城乡民房经济损失达70.9亿元。四川汶川县城的建筑没有大量倒塌,但绝大部分内部结构都出现了问题,当地领导表示,95%的建筑都要推倒重建。而北川县城,更是要整体易地重建。这么大规模的房屋重建,哪些需要拆除,哪些需要加固,逐栋房屋的清理和加固、新建房屋的选址设计可以说是非常繁重。
说复杂,是因为除了盖房子,灾区还需要解决一些涉及体制的难点甚至盲点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唐山大地震后,整个城市包括居民住房的重建和分配,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的。而在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的今天,房地产市场的产权状况给重建带来许多新的考验。例如,由于没有个人破产法,以及地震保险的缺位,对大量私房业主的购房贷款以及房屋损毁补偿怎样处理?重建的主体应该如何界定?建成的住宅出租及出售的比例如何划分?出租及出售的价格怎样确定?如此等等问题的处理,既要考虑灾区群众受灾之后的经济承受能力,又不能简单地再造一个“福利社会”,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市场有市场的力量,政府有政府的责任,怎样把两者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把各自的能量都充分发挥,是有关方面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的。在灾区,眼下有许多忙碌在废墟中挑拣残存砖瓦的身影,他们表现的是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渴望和自力更生的勇气,是解决这个艰巨复杂问题的巨大动力。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抗震救灾的应急反应之快,得到了世界舆论的好评。这种应急反应制度的建立,得益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从许多方面看,这次大规模重建都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由于前所未有,重建也是完善解决相关救灾体制机制的契机。没有人希望灾难再现,但如果我们有所准备,一旦灾害降临,那些应急的预案和完备的制度,会让受灾的人们被及时解于倒悬,并尽快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阿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