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灾区群众生活:“回家的日子还有多长”
2008年06月24日 00:46:2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6月23日电(记者 葛素表)对付秀坤老人来说,“家”是留在记忆里但不能冲洗出来的照片。从5月13日起,他已经在绵阳九洲体育馆住了40多天。 6月23日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住在九洲体育馆的灾区群众纷纷把被子、衣服拿到太阳下曝晒,付秀坤闲来坐在九洲体育馆的屋檐下,和同他一样来自北川的“老乡”们拉起家常。 “这是我的高龄老人优待证,是绵阳市政府发的。”付秀坤说,地震发生时,他慌忙从屋里跑出来,发现什么也没带,后来翻遍全身,才发现“包包”里只装了两样东西,一个是他的身份证,一个是他的高龄老人优待证。如今身份证上记录的家庭地址“北川县文武街104号33幢5楼7号”已经成了破砖烂瓦,而大红烫金的“高龄老人优待证”还非常鲜艳。 “我在北川县工作40多年了,从1966年到北川当司机就一直住在县城,这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说起“家”,67岁的付秀坤眼圈红了。 对“家”的眷恋成为“帐篷邻居”之间苦涩但难以回避的话题。付秀坤的“老乡”――北川县雨里乡水秀村的熊庭贵老人更是难忘,他的家在唐家山堰塞湖排洪时被淹了,如今他和儿子熊国林和5岁的孙女熊思琪住在帐篷里。孙女每天去“九洲帐篷学校”上学,她说最喜欢画画,她用水彩笔把迪斯尼卡通画像“高飞”涂成了粉色。 妈妈已经在地震中“不幸”了,和爷爷、爸爸一起住在帐篷里的熊思琪想妈妈的时候就画画,因为在记忆里,她的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想到家,她就想起妈妈,想到绿色。 来自北川县曲山镇的朱建华拿出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发的2505188号“救助证”给记者看,尽管不知道回家的具体时间,他仍然充满信心地说:“政府肯定会帮助我们的,只要能渡过这段难关,我们肯定会回家去,在离家最近的地方搭帐篷,在自己的土地上种粮食。” 由于信息的不通畅,住在帐篷里的北川人也许并不知道,在23日下午,新成立的北川重建党工委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北川将在3年内建成。3年后的新北川将建成具有浓郁羌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城市。 看来,北川人回家的日子不会遥远。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特别专题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图片专题 点击进入现场报道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