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政策难以支撑泡沫楼市
2008年06月24日 10:30:0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专家称调整是必然选择,中国不会出现大的房贷风险 "房市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利益集团操控市场话语权,扭曲市场信号,因而缺少了预警预调机制,非要等到撞了南墙才回头不可。"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经济学者羊慧明如是表示。 羊慧明认为,当前楼市类同沪指5000多点时的泡沫,即便出台新政策也难以维系这个泡沫不破裂也不需要去维系。如果此时放松房地产信贷,等于把银行往火坑里推。中国楼市调整是必然的,不会出现大的房贷风险。 记者:近日房价看跌、楼市偏空的消息突然多了。而此前业界给外界的信号是京、沪楼价依然坚挺,上海房价6月初还创了新高。你怎么看待楼市类似股市暴涨暴跌的骤冷骤热现象? 羊慧明:中国房市缺少预警和预调机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是极不对称的。中国经济生活中一个危险的现象是利益集团掌控市场话语权,通过扭曲市场信号谋取利益最大化。房价暴涨时,一些地方报低房价,而当房价真正下跌时,业界就是不愿说房子降价,不敢承认也不允许房市出现拐点的说法。他们也清楚,一旦房价下跌信号传出,楼市马上大降温,他们的超额利润将缩水。因而就要继续用唱涨的声音去硬扛撑市。然而,这种扭曲市场信号蒙蔽不了市场。即便一些城市当局和房地产界举办这个那个唱多房地产市场的专家研讨会,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发出官方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的信号,但是市场会买账吗?官方信息和专家言论有多少公信力? 市场经济是靠信息来调节的。信息需要透明,需要公开公正,信息不对称的调控没准儿调出灾难性的后果。 记者:近来业界呼吁政府救房市的声音越来越急切,期盼管理层放松房地产信贷,一些城市也开始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以提振房市。有传言说对房地产的银根会有所松动。 羊慧明:目前的楼市类同沪指5000多点时的股市,不是救市的时机。目前,高房价早已把未来若干年的空间都透支了,把未来的购买力也透支了。如果有人还期望目前中国的房价马上转暖上涨,那一定是一厢情愿。现在看至少三五年不会出现前两年的涨幅了,而且下跌风险大得多。 至于放松房地产信贷,更是危险的。目前楼市处在高位,下跌才刚刚开始,如果此时放松按揭贷款标准,无异于把银行往火坑里推。目前不需要去救房市,也不能救市,过热的房市调整一下也有好处。房市调整,下半年钢材、建材价格回落,会减轻通胀压力,甚至会使国际铁矿石和原油价格回落,对中国经济都有好处。 记者:美国次贷危机已有前车之鉴,中国房价若大幅下跌,会不会引发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金融危机?这是大家很担心的。 羊慧明:目前,房贷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房价下跌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过去每一轮调控楼市之际,都有人说:房价大跌会触发当年香港金融危机那样的风险。其实,内地房价泡沫没有香港当年的楼市泡沫大,整体房价不可能跌去50%-60%。即以目前的房价,开发商仍有丰厚的利润。内地房价就是整体下跌20%-30%,也不会引发金融危机。所幸的是内地对房贷控制一直较严。美国的次贷危机,源于信贷太宽松,漏洞和欺诈太多。中国内地按揭贷款条件较严,尤其是去年出台的购买第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40%的政策,非常及时。内地房价大涨主要是在去年中,在此之前的房贷多是安全的。即便房价高峰时期的新贷出点问题,也是个别的。我预计此轮房价下跌的整体跌幅在20%至30%,此前房价炒得过高的一些大城市跌幅会大一些。政府即便要救市,也只能在房价跌到低位后再放松房贷,那时对银行才是相对安全的,调控也比较容易见成效。 记者:目前,退房、退地,土地流拍现象在许多城市都在发生,地方政府担心财政收入受影响,希望房市尽快回暖是可以理解的。 羊慧明:不要对土地流拍、地价下跌感到惊慌。土地流拍,是你起拍价太高了。地价下跌是好事。中国内地人均收入不到美国的1/8,可中国大城市的住宅地价早已是美国大城市住宅地价的十几倍。高地价、高屋业成本及相应的人力成本上升将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透支经济增长空间。而惯坏了地方的暴发户土地财政胃口。土地价格疯狂暴涨是不可持续的。但地方政府乐见土地财政暴增。这源于财政体制问题。无论是出于地方政府的局部利益,还是出于官员个人与房地产利益集团的私人利益,都乐见房地产是一个暴利行业。正因为把房地产看成暴利行业,地方政府除了疯狂抬高地价,还变着各种法子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税收负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