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媒体一则关于中国产品质量的报道进入读者视线: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称,2006年上海某公司出口到美国的600万个气门杆中,目前有8000多个存在可能导致汽车爆胎的缺陷,美国供应商已要求召回。
产品安全不是一个新话题,从去年的问题玩具到今年的问题饺子,每每泛起波澜,也让人们感到紧张。不过,在这次“气门杆”事件中,我们却看到了令人欣慰的一面:国际舆论对待“中国质量”更趋于理性。其中,总部在伦敦的“国际消费者产品健康和安全组织”董事会成员马克杜瓦尔表示,人们不应该以中国制造来评价某一产品如何,而应该根据产品品牌和可信度评价产品质量。他认为,由于中国产品正处在公众注目的中心,并且受到严格的监督,现在也许是购买中国产品的好时候。
这话不无道理。中国质检总局数据显示,中国出口产品合格率总体高于99%,29年来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9%,在不少门类的出口产品中,其合格率高于美国。
最近,就连素以严格著称的欧盟委员会也表示中国产品质量已显著改善。质量过硬、物美价廉,这是当前中国出口产品的真实写照,也正如杜瓦尔先生所说,购买中国产品“恰逢其时”。
全球化的今天,产品质量早已超越国界。从大型飞机到细微的电子产品,无一不是国际合作的产物。以国别为标准衡量产品好坏,必然没有比较各品牌间差别来得实用。就一辆汽车而言,或许就包含着美国的发动机、韩国的车身、德国的变速箱、日本的电子设备、法国的设计创意,或许还有中国的气门杆。但这一汽车品牌的持有者必然保证:无论车在哪里组装出厂,其质量都是相同的,绝无同一型号车辆在一国生产质量就强于其他国家的可能。因而,产品质量根本上取决于厂商而非厂商的国籍。
在刚落幕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上,中国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就指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中国才有的问题。各国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来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然而,某些西方政客从未放弃利用产品质量问题攻击中国。路透社曾撰文指出,“在人民币、贸易和产品质量上大做文章的是美国议员们。这些人对外国缺乏了解,不少人上任之前连美国护照也没有,而且他们的目光相对狭窄,主要对选他们的那个州负责。”尽管这样,止于至善的中国人民仍然注意到他们哪怕一点点良好愿望。我们期待,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和那些“关注质量”的人们的监督下,中国制造的品牌愈加闪亮。(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