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忘记,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惨烈的7.8级大地震,把唐山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在20世纪中国灾难史上留下了极为悲痛的一笔。
我们悲恸无比,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瞬间,地裂山崩,大自然再次露出了它最狰狞的一面,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弹指一挥间,时光已经穿越了32个春夏秋冬。两次灾难相隔32年,其间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从两次地震的对比中,我们看到,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更繁荣、社会更进步、科技更发达、抵抗自然灾害的实力更强。正是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积累,更加坚定了我们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汶川作证,这是对30年改革开放的一次特殊检阅。
30年峥嵘岁月,改革开放使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灾难面前,凸显以人为本理念。
“时间就是生命”,“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无论如何要想方设法救人”……在这个历史罕见的灾难面前,这些暖人心窝的话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植国民心田。党中央、国务院快速反应,各级政府、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冲锋在前,目的就是救人。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第一次,国哀为普通百姓而设;第一次,国旗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而降。举国之殇,举国感动。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履行最庄严的承诺;一个把人的生命摆到最高位置的社会,刻下迈向现代文明的标记。
30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家底”更加殷实,实践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
百姓更富了,企业更活了,国家更强大了……30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件事情,无不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富裕起来的国人主动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纷纷捐款捐物,尽己所能,奉献爱心,贡献力量。地震刚发生,就有大量的帐篷、蜡烛、方便面、矿泉水和药品等救灾物资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地震灾区。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无论是年初雨雪冰冻灾害的袭击,还是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的摧毁,都不能阻挡我们加快发展的脚步。靠的是什么?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积累。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30年。30年的改革发展,使我们的“家底”更殷实,抗击各种灾害的实力更雄厚。在发展的道路上,必然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战胜这些困难,仍然靠发展。让我们更加凝聚发展的力量,更加鼓起发展的干劲。
30年风雨兼程,改革开放使国人更自信,灾难面前,展示更加开放的大国形象。
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种自信开放的大国形象,信息更公开、工作更透明、胸襟更广阔、心态更镇定。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关于震情的信息就见诸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所有的传媒“闻震而动”,全面、准确地传递着最快捷的信息、最温暖的感动,展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公信力与责任感。改革开放让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俄罗斯救援队来了,韩国救援队来了,新加坡救援队来了,日本救援队来了……中国以开放姿态接受外国救援力量,展现出13亿中国人融入国际大家庭的信心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从此,爱,没有了疆界;生命,超越了种族。
30年薪火相传,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上,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笔笔“特殊党费”更表达着共产党员的忠诚。在都江堰市虹口乡红色村村支书潘虹的组织下,300多名村民被成功营救下山,而他的父母却还在山上,他哽咽着说:“我是党员,不能只顾自己的家人!”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住、叫得响,英勇顽强、排除万难,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永不言弃,战斗在一线,成为抗震救灾中稳定人心的“主心骨”、排危除险的“先锋队”、帮助群众的“贴心人”。
多难兴邦。汶川作证, “2008”已经不再是“1976”,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强中国。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信开放的伟大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