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2008年07月16日 07:54:5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我国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设立“全国防灾日”有利于完善抗震救灾应急体系 赵鹏: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近年来,共提交议案、建议50余件,涉及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时政导读 贺国强考察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奥运村[法院受理首例奥运门票纠纷案 将尽快审结案件] [开幕式票转让截止][5000元门票21万转让] · 组工:上海领导人员"称职票"低于60%可能被撤免 · 部委:非法使用宅基地将不能办理使用权登记 · 廉政:陈双全案反思:"反腐战士"为何"日进万元" · 评论:为什么中国人那样爱国?民族精神新高度 · 央行:回应增发6000万张奥运钞传闻 称未听说 从汶川地震中我们发现,许多群众对地震等灾害的应对以及自救措施缺乏相应的了解。建议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日”,加大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提升全民应对地震等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自救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以地震为例,我国的陆地面积仅为全球的1/14,但大陆地震占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的1/3。 从实际情况看,加强防灾宣传对提高公众防灾意识以及自救能力可以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日本。自1982年5月决定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以来,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普及活动,采取展览、媒体宣传、标语、讲演会、模拟体验等活动,对提高全民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减轻地震等灾害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设立“全国防灾日”有利于完善抗震救灾应急体系。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防灾、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办法,但真正定期演练的还是很少,应急体系缺乏实践的检验。如果设立“防灾日”,以此为契机对应急体系进行演练,能及时发现应急体系的不足,便于及时改进,有针对性地完善应急体系。 开展避险演练 如果设立“全国防灾日”,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能力?重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特别是应急自救措施。主要包括有三个方面:全方位宣传。宣传要覆盖所有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覆盖不同的行业,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覆盖所有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 多渠道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包括网络、电视、广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发现灾害的预兆以及防避逃生的方法,增强抗灾、防灾、减轻灾害的意识,同时,动员各学会、协会的力量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 多形式宣传。根据文化程度、年龄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灾教育策略和内容,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效果。 第二,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用实践推动防灾能力和意识的切实提高。 日本在每年法定“防灾日”来临时,各地都会举办地震防灾演练,向市民介绍面对突发灾难的应急对策,也提醒市民加强危机意识。如今,防灾救灾意识在日本深入人心,从熟悉所住楼房的紧急通道到室内布置、起居生活,日本人格外注意消除安全隐患、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经验,在“全国防灾日”组织开展地震逃生等应急避险演练活动,让群众特别是学生按照事先设定的安全路线,演练逃生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灾害逃生知识。同时,通过应急演练,修改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报记者吴兢采写) 点击进入专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