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刘奇葆撰文:着力把握五个结合 科学推进恢复重建
2008年07月28日 11:33: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科学安置、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加快重建新的美好家园。 一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全省地震遇难人数可能超过8万人,受伤36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万亿元。 房屋及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1000多万人无家可归。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几乎夷为平地。全省21条高速公路、15条国道省道干线公路、2756条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受损,许多交通基础设施受损。电力、通信、供水等系统大面积瘫痪。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严重受损。 灾区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全省有16280户企业受灾,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工停产5610个,东汽、剑南春、龙蟒集团等企业受损严重。1996座水库、495处堤防不同程度出现险情。重灾地区山河破碎,12.9万公顷农田和大量农业设施被毁,大面积植被被毁,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全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受地震灾害影响,上半年全省GDP增长9.1%,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5、6月份全省GDP出现负增长。农业、工业、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旅游业遭受重创,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将下降40%左右。 二 深入开展抗震救灾,抓好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我省的中心工作,也是灾区第一位的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抓安民、保稳定、促重建、求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城乡、科学重建,把建设物质家园和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以政策支持、体制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园。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为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把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城乡统筹,作为恢复重建的指导原则。要依托受灾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重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支持“军民两用”、“军转民”产业化发展,着力培育优势企业,发展园区经济,培育产业集群。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适度扩大重建城镇的规模,按照有关政策抓紧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三年内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布局,增强对灾区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恢复重建一批优势农产品、特色畜牧业、特色林产品基地;本着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则,抓好农村住房重建的规划引导,2009年基本完成受灾农民住房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起来。要结合区域主体功能,根据灾区地质条件、地震断裂带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异地迁建、不宜重建的区域,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要着眼区域协调,既立足灾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人口规模,又按照全省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促进资源整合利用,按照适度集中布局的原则,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布局、交通物流、公用设施等,加快交通、能源、电力、通信等设施的恢复重建,使之与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科学发展相适应。优先安排学校、医院、文化等设施的恢复重建,提高建筑质量和抗震设防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要在恢复重建中大力振兴产业,加强对灾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灾区恢复重建中的先导作用,制定旅游振兴计划,恢复重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要用好恢复重建政策,抓住机遇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受损企业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关闭重要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严重企业。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恢复与建设,逐步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起来。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力量、整合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要以对口支援为起点,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建立合作园区,以开放合作推动重建、促进发展。要大力开展产业合作,利用灾后重建的需求和政策,同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各地相关产业对接,开展互利合作,引进适生产业,承接产业转移,满足市场需要,增添发展后劲。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开展投资促进活动,让人们深入了解安全的四川、机遇的四川、日新月异的四川,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作用,切实改进政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投资者信心。 五是坚持把恢复重建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起来。要把灾后恢复重建放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谋划,既为恢复重建创造条件,也为全国发展大局服务。既要确保救灾重建物资供给,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畜牧生产,大力支持建材、能源等生产要素企业发展;又要注重节约能源资源,合理使用土地,实行价格干预,控制灾区物价过快上涨,有效扩大内需,使灾后恢复重建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协调,为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作贡献。 三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使恢复重建的过程成为增强加快发展能力的过程、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要树立抓恢复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把恢复重建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作为全省推动发展的重要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重建为机遇,变坏事为好事。要妥善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恢复与提升的关系。恢复重建不能是简单复制过去,应该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城乡规划、住房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要充分体现“提升”的要求,在白纸上画最新的图,在废墟上建更美的家。尤其要推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抓安置群众的当务之急,也要注重改善灾区的生存发展条件;既要抓紧抢修恢复一批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也要注重不失时机地建设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既要抓紧恢复重建受损企业,也要注重新上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增添发展的后劲,提高自救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灾后恢复重建,政府是主导,要在规划制定、政策支持、环境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缺位。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力量、整合资源。恢复重建资金,政府要加大投入,但更多的要从市场找、银行贷、社会投。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重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重建。 四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既要抓好住房重建和恢复生产,建好物质家园,又要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和群众心理关怀,建好精神家园。要大力学习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充分发挥灾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共创美好未来的强大力量。 五是困难与机遇的关系。一方面,灾难带来特殊的困难和压力,另一方面,重建也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机遇。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把中央关心、国家政策支持和各方面的支援转化为重建家园的动力,推进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努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是一个原地起立的过程,是一个发展起跳的过程,既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具有普适的共性。恢复重建工作,就是要把握个性,适应共性,并且把两者科学地结合起来,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在废墟上建设一个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新家园。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