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纽约时报》免费为广东打"广告" 网友赞汪洋高明
2008年09月06日 09:20:1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州会见了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先生。作为这次广东之行的结晶,弗里德曼先生在8月31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他的专栏文章,题为《来自华南的明信片》。
图:8月31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来自华南的明信片》的专栏文章,由《世界是平的》作者访粤归国后所写,该文也刊登在《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上。 弗里德曼是美国资深记者和著名专栏作家,三次获普利策奖。他的《世界是平的》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示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规律,影响广泛,已被译成32种语言。汪洋在重庆工作时和到广东工作后,多次向干部推荐这本书。 -原文节选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来自华南的明信片 有一天,我有幸参观珠海一家风能开发公司。我想,“真好,中国真的开始搞环保了。” 但面对这个地区的增长势头、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实际上是杯水车薪。 因此,一种意识初露端倪:如果中国要戒除自己对石油的上瘾,它需要更为根本性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在过去三十年给予它动力的增长模式基于两个相互联系的理念:(1)能源是取之不尽的、廉价的、良性的;(2)中国可以永远依靠充当以廉价能源为基础的世界低成本制造业工厂来提高生活水平。 然而,在最近几年,化石能源已经变得昂贵、可耗尽而且有毒,而且工资不断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提高环境考量以及社保的要求),意味着中国南方的工厂不再是亚洲的低成本生产者。如今越南和中国西部在招手。 官员认为,中国唯一出路就是逐渐发展更清洁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型/金融经济。它不得不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转向“中国设想”。简言之,这里的经济必须变得更加绿色,更加高档。 共产党对这一切的思考令我吃惊。我其实是应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邀请到这里来的。他曾经读过我的一本关于全球化的书。 汪洋目前的重点是把肮脏的、低工资的制造业从广州转移到就业机会仍然稀缺的农村。他试图吸引清洁产业和服务业到这座城市。他说他的目标是更加“低碳的经济”。 他告诉我:“请在您的专栏里写上,省委书记汪洋欢迎(西方)清洁能源技术公司来广东省,把它作为开发产品的实验室。我们非常愿意参与创新,并提供它们所需要的服务。” 因此,我从广州寄出的明信片将写上:“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个地方比我们从外面看到的有趣得多。我看到了渴望西方投资的风能和太阳能公司。这真是一台大戏。我迫切期待来年夏天再到这里来,看看他们怎样做……” (记者欧文) 9月2日下午,网友“汪忧草”将“汪洋书记咋把广告打到《纽约时报》了?”的评论放到了人民网强国论坛上,迅速引起了数万网友关注。 网友为汪书记喝彩 咱们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纽约时报》做了个“广告”。 我想,汪洋书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广东人的超前意识、求变思维、“敢为天下先”精神,非常巧妙地“推销”给了这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同时,汪书记也把中国共产党人务实、虚心、好学的形象恰到好处地传递给了西方媒体,汪书记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高瞻远瞩的优良品质。第三,汪洋书记还让西方人,尤其是让弗里德曼先生这样拥有“话语权”的西方人,见识了中国的开明、开放与开诚布公。 因此,在这里我为汪洋书记在《纽约时报》为广东、为中国做“广告”喝彩!(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编辑:
陈瑜玲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