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委员回答“十问部长”
医生只求利益就会走上“邪路”
“最近在政协医卫组委员们中广泛流传的一条《医生哭,医生含泪十问部长》的短信,我不知道发短信的人的身份,但给我们政协医卫组委员们的共同感受是,如果医务人员存在这种情绪,就很难在医改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今天,在讨论会上,我愿意以一个老医生的身份,就这个短信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执业感悟。”昨天(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
1我们行业是服务行业吗?如果是,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利益最大化?
黄洁夫: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医院服务的外部环境是市场,医院本身也不是政府财政全额拨款,采购耗材、药品、设备和器械,维持医院运转的水电气暖均需购买,是典型的市场行为。医疗服务行业需要计算成本、追求经济效益、要取得的合理报酬。但是,医疗服务行业与其他服务行业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去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是由于医疗行业的崇高的职业道德所限。
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医院不把谋利当作主要目的,而是从维护民众健康与社会效益为追求目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工作准则,如果争取利益最大化,这个行业就会走上“邪路”,就会动摇了医务人员的道德和信仰,也会失去我们服务的民众的信任。
2你的工资从哪里拿的,你又知道我们临床一线的工资从何而来,如今的医院没有不搞科室核算的,你给我们发工资了吗?
黄洁夫: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对民生事业还不能全额保障,现还没有一家由政府全额拨款的公立医院。政府给医院的财政投入大约只占10%左右,90%的收入是必须靠医院服务收费获得。在医院科室的经济核算中都搞“科室核算”,科室按核算绩效给员工发奖金。为办好医院,院长们就会主动或被动地以各种方式激励创收,从而导致一些备受民众诟病的过度医疗、大处方、大检查等不良行为,导致国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当然,政府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3医患关系紧张是由于我们沟通不够,你是不是希望全体医护人员都练就巧舌如簧,比如是政客和律师?
黄洁夫: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和医闹现象严重,也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医生的职业需要实事求是,需要坦荡与病人交流,还需要一些医患沟通的艺术。
4你如果在常年的超时超负荷低工资工作情况下能保持好心情好态度吗?
黄洁夫:为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现在很多大医院开放号源,不限量挂号,或周末开放门诊,或节假日无休,或午休值班,这都增加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每周工作时间在70小时左右的医务人员占了多数。超时、超负荷、报酬低、休息时间被占用,是大医院医务人员普遍面对的问题。然而,与中国医生的辛勤付出不相匹配的是医生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相对下滑,这就是一些医生对医改持消极观望情绪的原因。我国的医生确实不属于高收入人群。医生承担救死扶伤的责任,尊重医生,让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体面的收入,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作为医生应该认识到,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富翁”。
5你到北京以外的地级以下医院去看了吗?
黄洁夫:我们从学校毕业时就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当时的政治口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我同时代的老医生们都经历过“上山下乡”,许多有名的医生都有长期“下放”的工作经历,例如,北京、上海等不少大医院的医生下放到边疆,去三线,正是由于有一大批的服从国家意志和热诚奉献了一生的这些老医生们,才有我们现在遍布全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