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纠纷“症结”在沟通“视病犹亲”赢得理解尊重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中央投入600多亿元支持了1万多所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这几年社区医院能力有所加强,但人才队伍还是欠缺,难以留住患者。”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医院不堪重负。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的日门诊量屡破1万;山东省立医院日门诊量平均为7000多人次,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多。
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且过于集中,任务随之加重,这让许多医生身心疲惫,对患者的提问和疑虑难免敷衍。而医患矛盾最直接的原因恰是沟通不够。统计表明,70%以上的医疗纠纷由此引起。
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认为,医生应该多体恤患者,消除患者的疑虑。“只有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只有说不明白的医生,没有听不明白的病人和家属。”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说,医护人员态度差、沟通欠缺,归根结底是医学人文关怀的缺失。“医生一句安慰,患者可能病已好三分。”
“医患双方如果多换位思考,就能多一些理解,少更多矛盾。”于金明代表说,“医疗是高风险行业,有很多局限性和不可预见性,面对疑难杂症,医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但患者对此很难理解。”
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则是体制问题。“一定要改掉以药补医的弊端。”陈竺代表说,“如果一个医院、医生依靠从最弱势的群体身上赚钱,医患关系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