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报告时指出,当前诸如“房腐”“证腐”“号腐”等一些“新型腐败”现象不断涌出,让人们意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他们认为,腐败归根结底是权力的失衡,唯有“重拳治腐”与“创新防腐”双管齐下,重在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才能让反腐更为有效。
“房腐”:“房多多”背后猫腻多
当无数人为房价高企愁眉不展时,“房氏家族”集中登场:“房叔”“房妹”“房媳”……当下“限购”空前严格,轮番出场的“房多多”让人们“大开眼界”。
然而,“房氏家族”仍在“扩容”:广东省陆丰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赵海滨及其亲属被曝拥有100多套房产,被称“陆丰房爷”;黑龙江牡丹江西安区反贪局政委张秀亭被曝有17套房产,被称“东北房哥”……“房氏家族”究竟还有多少?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房多并不奇怪,被群众质疑的其实不是房多,而是房多背后的“权腐”,个别官员拥有多套房产,其财产来源本身就很可疑,通过虚假身份购买房产,背后还隐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猫腻”。
连介德委员说,“房氏家族”现象折射的是一些官员集诸多权利于一身,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唯有“重拳治腐”与“创新防腐”双管齐下,才能让“反腐”更为有效。
“打击‘房腐’应当深挖户籍管理、财产收入等外围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涉及的渎职失职行为。”钟春燕代表说,公权力应当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中,公职人员要树立“授权有限”观念,权力非法行使,谋取不正当利益就是违法,矫正扭曲的官本位伦理,形成廉政政府文化。
“证腐”:“户多多”暗藏公权力腐败
一人手握多个户口本,陕西“房姐”、河南“房妹”都被曝光有双户口甚至多户口。一些有钱或权势者和一些部门工作人员内外勾结联手导演户口“变脸术”,“户多多”引爆的是证件办理背后的腐败利益链。
“普通百姓办一个户口、办一个准生证经常要碰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衙门作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违法违规办一个真的假身份证、假户口似乎易如反掌。”蔡玲委员认为,这些现象折射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把手中的办证行政权力变成了“权力交易”工具。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在已经查办的贪污案件中,不少涉案人员都有双身份证、双护照,“这种在国家严格控制的证件上的腐败以及背后的权权、权钱交易值得警惕!”蔡玲表示,“一些外逃的腐败官员,往往是使用真实的假护照潜逃的,‘证腐’给我们的反腐败工作带来了不小障碍,应该予以打击和惩处,切实查一下‘人情证’‘关系证’的违法办理情况。”
“此外,一些基层部门借办证敛财、滥用公权力的现象也不鲜见,‘交钱才能办证’。”陈世强委员说,避免缺乏监督的权力成为腐败者的“通行证”,关键需要强化投诉、监督部门的实权,不能让监督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要给这些容易私用、滥用的权力套上笼头。”
“号腐”:“人情号”“金钱号”号号该打
湖北、浙江多地经适房曝出摇号连号“丑闻”,其中中签者竟有17岁的学生;北京50连号车、“摇号帝”参加购车摇号接连中签……近年来,保障房、购车等摇号分配中的“暗箱摇号”问题备受公众质疑。
韩德云代表说,保障房、北京的车牌都是稀缺的公共产品,现实中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采取摇号方式不失为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但是人为干扰的造假动力巨大,技术上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公众怀疑摇号背后藏有猫腻也在情理之中。
“摇号机制没有充分公开透明,一些‘人情号’‘金钱号’‘关系号’尤其让百姓深恶痛绝!”涂建华代表说,公共产品的分配不公会加重老百姓的不信任情绪,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贪腐行为必须成为专项重点查处领域。
孙晓梅代表认为,在保障房等公共产品分配上尤其要注意监管“失控”的问题,民意亮起了“红灯”,须从制度反腐上设计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