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北京3月13日电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学生中的‘胖墩’、‘宅囡’也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少年体育锻炼太少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竞技体育六系教练员徐东香代表说,当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
徐东香代表说,多年来,国家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法规和措施,不可谓不重视。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下青少年的跑步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综合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这不仅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也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带来严重制约。更为严峻的是,长此以往将造成国民身体素质下降。”徐东香代表说,从她调研的情况来看,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因素错综复杂。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重文化分数,轻身体素质”,是较为突出的一个原因。此外,一些学校和家长出于对安全的担忧,不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而青少年对体育锻炼也缺乏兴趣,体育课效率低下,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空间被网络、电视等所占领。
“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徐东香代表建议,国家要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倡导家长和孩子利用节假日、空余时间,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情况下,确保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要将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结合起来,将相关运动项目专项技能的系统教学纳入到体育课中。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尤其是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我特别呼吁,掌握一流体育技能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国家能为他们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