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省份,福建近年来的发展迎来了多重“利好”。站在新的起点上,福建将如何扬长避短,更上层楼?生态、海洋、对台等优势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尤权。
福建特征鲜明优势明显
记者:您到福建工作了近三个月,对福建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尤权:我来福建工作这段时间主要是做一些调查研究,尽可能地熟悉情况,虚心地向福建的干部群众学习。我把九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走了一遍,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也有许多感受。概括起来,首先是生态环境好。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是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其次是山海兼备。福建是海洋大省,同时山区面积也很大。第三是人文底蕴深厚。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人在闽江流域创造了昙石山文化。近代史上福建的地位和影响举足轻重。福建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全省老区县(市、区)达67个,其中原中央苏区县22个。第四是闽台渊源流长。此外,福建还是全国重点侨乡。
记者:刚才您介绍了福建的一些特点,那么这些特点如何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尤权:这正是我到福建工作后一直思考的问题。特点是潜在的优势,关键是如何使之变为现实。福建近年来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一些先进水平的产业落户福建,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福建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发挥特殊优势。比如生态优势。现在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福建要加快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
又如对台优势。近年来,闽台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台资58亿美元,对台贸易额482亿美元。随着ECFA后续协商进程加快,闽台在深化产业对接,扩大贸易规模,加强基层互动,密切人员往来等方面,都还有大的潜力可挖。
再如港口方面。福建深水岸线资源居全国首位,其中可建20万至50万吨级超大型泊位的深水岸线47公里。我们必须加强岸线资源的统筹整合,深入实施“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厦门、福州、湄洲湾三大港及港区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再说海洋。除港口物流外,福建的海洋渔业、海上交通运输、滨海旅游、船舶修造、海洋工程等产业都有一定基础,但规模还不够大、质量也不高。如何加快海洋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实现科技兴海,完善海洋开发与保护的机制等等,都是大的文章。
还有民间资本。据估计,仅省内的民间资本存量就不少于1.2万亿元,相当于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的50%。现在利用外资增长乏力,正是我们争取闽商回归、吸引民间投资的大好时机。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发展的力度加大,相继颁布实施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家各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央企进入福建。可以说,福建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