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涂洪长)在“苹果四代”和“四袋苹果”的差距下,人们能否拥有公平的机遇?尚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中,同龄人是否可以平等放飞自己的梦想?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社会公平的话题依然保持着十足的热度。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拥有机遇和未来,是民意所盼。
不必讳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告别了普遍性的物质匮乏和贫困,但也在社会公平建设领域留下了一些“短板”和“软肋”:从寒门学子“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的喟叹,到农民工“城乡两无依”的惆怅,以及“蚁族”“蜗居”“北漂”等生活现实……在社会不断发展前行的同时,关于公平的社会焦虑和呼声也与日俱增。
事物有参差,公平无绝对。“一刀切”“大锅饭”“平均主义”,早被验证为不是人们想象的公平图景。但需要警醒的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积累,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平均数意义上的强大,更应对贫穷“遗传”、阶层板结、利益固化等不良社会趋向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健康前行,公平正义不可罔顾。既患寡也患不均的执政意识,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管理意识,不可一日或缺,不可稍有滞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是对社会公平期待的真切回应和庄严承诺。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从上学到看病,从就业到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个体、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差距整体上正在不断改善,社会公平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并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必须坚持和不懈努力的正确方向。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实现“三个公平”,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民众;同时,更要从制度安排上对破坏公平的权力异化行为进行约束。必须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严格依法办事,坚决破除“权大于法”乱象;必须不断提高行政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所到之处都要向人民公开、让人民监督。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利益诉求日渐多元,实现公平知易行难。但惟有知难而进、奋起改革,才能收获更大发展和更多“红利”,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活力世界,让每个人在这样的世界里都能公平把握机遇,自由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