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提出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主要考虑是:一方面,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符合经济实际运行情况,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增强信心,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条件,为转方式、调结构、改善企业经营和财政收入状况创造稳定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同时,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7.5%左右的增长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2.05%;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化质量继续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7%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主要考虑是:适应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深入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主要考虑是:绝大多数商品供应充足,特别是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库存充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较好的物质基础。但是,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农产品、服务类价格仍存在上涨压力,输入性通胀压力也会有所抬头,预计新涨价因素在2个百分点左右;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1个百分点;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也需要留出一定空间。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5‰以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在保证质量和标准的前提下,改造农村危房300万户以上。主要考虑是:坚持民生优先,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统筹兼顾、尽力而为,把保障改善民生的事情办好;但是经济增速相对前几年有所放缓、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都会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也会影响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必须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把保障改善民生的事情办实。
——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低于上年预期目标,高于上年实际增速,服务贸易发展加快;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投资稳步扩大。主要考虑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主要经济体总需求仍较疲弱,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我国出口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持续调整,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抓紧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