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市民政部门初步统计,南京昨天迎来了首波清明祭扫高峰,至少有10万市民涌向南京殡仪馆纪念堂以及各大墓园,其中仅普觉寺公墓就有5万人。
昨天上午8点,在安德门地铁站口的扫墓公交专线发车点,挤满了等车的市民。“上不去了,我们再等下一班车吧。”市民王女士一手捧着菊花,一手搀扶着72岁的母亲,看着挤得满满当当的扫墓专线公交,有点无奈,“早上出门前我还特意听了广播,说昨天去扫墓的人少,心想今天应该也不会多吧。哪知道一坐上地铁就后悔了,全都是人。出了地铁换乘公交,更是挤,都一个小时了,还没挤上去呢。”
王女士说,南京人扫墓的习俗是赶早不赶晚,新坟扫墓要赶在清明节前、中午12点前扫完。“父亲是去年6月份去世的,平时我们工作忙,兄弟姐妹四人要聚起来不容易,这次我们特意挑了个时间,一起陪着老母亲去看看父亲。”
记者看到,由于都是一家三四口出行,所以开往普觉寺公墓和隐龙山公墓的每辆公交车都爆满。
今年清明节遇到三天连休(4月4日~4月6日),扫墓的人肯定很多。张军利昨天呼吁市民错峰祭扫,避开高峰。
新招
墓地游,你敢去吗
功德园:可以到这里来感悟人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墓地,你会用什么?恐怖,阴森,还是凄凉?我们不妨突破一下传统的观念,试想一下,徜徉在墓区陵园,感悟人生,暂时躲开都市的喧哗。”昨天,南京市功德园负责人阮峰透露,他们今年清明期间将启动都市陵园游活动。
阮峰说,一到清明节,便会有很多人到亲人墓前放声痛哭,表达他们的思念之情,清明节似乎更是一个感伤的日子。但近年来,清明节的亲情氛围越来越重,这种亲情不光是生者与逝者之间的,也是生者与生者之间的。亲人们从各地聚到一起,除了要祭奠逝去的亲人,还可以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为了让市民的清明祭扫也能与踏青郊游相兼顾,政府对一些大型公墓投入重金进行改造,如隐龙山、功德园和普觉寺公墓等,使其渐渐成为景点。 (项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