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3):一灯大师印度师弟的原型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3):一灯大师印度师弟的原型

  小说《神雕侠侣》中有一个情节:杨过身中情花之毒,危在旦夕,一灯大师的师弟——一位天竺(印度)胡僧专程到绝情谷寻找解药。他认为一物克一物,“毒蛇出没处必有化解蛇毒的草药,而配制情花解药所需的药草,主要的一味多半也会生长在情花之下”。后来,他终于在临死前发现了情花的克星——断肠草。另外在《天龙八部》中,去少林寺盗经的波罗星和哲罗星也是天竺僧人。金庸笔下的这些人物虽然难以考证。但从秦汉开始,陆陆续续来中国的天竺高僧确实不少,其中有许多身怀绝艺者。

  汉明帝梦见佛陀,派特使请天竺高僧来华

  传说,秦始皇时代就有印度僧人室利房等十八人来华传教。秦始皇和印度阿育王是同时代的人,当时阿育王派遣一批“传教士”前往中国也是可能的事。此前的印度文献就提到过中国丝织品,梵文里有关丝的词,如Cinapatta(成捆的丝),Cinasuka(丝织衣服)等,都和Cina(中国)一词相关。可见秦始皇之前,中国与印度已经有了往来。

  但多数人认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相传汉明帝“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他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人回答说,此神即“佛”。明帝于是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寻佛取经。公元67年,蔡、秦二人取回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起东回洛阳。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西面,按照当时天竺佛教寺院的样式为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白马寺。

  达摩与梁武帝不欢而散,“一苇渡江”开创中土禅宗

  在所有来华天竺高僧中,名气最大的大概要数达摩祖师了。少林寺的镇寺之宝《易筋经》据说就是达摩留传下来的。他不仅是中土禅宗的初祖,还是名扬天下的少林武功的祖师爷。

  传说达摩是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也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即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教?”师傅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收拾行囊,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花了3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后,终于到达广东。梁朝的地方官得知后,急忙禀报朝廷。崇信佛法的梁武帝立即派人把达摩接到金陵(南京),但由于与梁武帝在佛法方面的见解不同,达摩不久后就离开南朝,渡江北上。

  使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是,达摩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一苇渡江”——踩在一根芦苇上面就渡过了长江。于是,不少人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达摩的武功高强。其实,“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是芦苇做成的筏子。唐代儒家大师孔颖达也曾特意解释说,“一苇”就是筏子,不是一根芦苇。不过能以芦筏渡过烟波浩渺、白浪滔滔的长江,至少说明达摩的胆气过人。

  达摩过江后,辗转来到了河南的少林寺。说起少林寺的起源,则与另一位天竺高僧有关。北魏孝文帝时期,天竺僧人跋陀来中国传教,孝文帝就在少室山脚下的一片茂密的树林里,为他建起了一座寺庙,少林寺因此而得名。

  不过,达摩没有直接进入少林寺,而是住进少林寺南五乳峰山腰一个石洞里,面壁九年。据说达摩面壁时纹丝不动,一只燕子以为他是一块石头,在他的肩膀上筑了一个窝。最后,少林僧众把他请入寺内,奉为寺主。从此,达摩开始弘扬禅法、创立了禅宗和少林功夫。达摩走后,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铁盒中有两部奇书:《易筋经》和《洗髓经》。从此,少林寺作为禅宗道场和武学圣地而名震天下。

  关于达摩的晚年去向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他中毒而死,葬于熊耳山。这是所有武侠爱好者所难以接受的,很难想象武学修为登峰造极的达摩会中毒。第二种说法是“只履西归”,传说北魏的使臣曾在葱岭遇见达摩,当时达摩手里拿着一只鞋,翩翩西行。这就很好理解了:达摩老祖远离故土,在万里之外完成了弘法传道的使命后,当然想回老家看看。

  译经累、思乡苦,唐代天竺僧很郁闷

  到了唐朝,从天竺到中土的僧人更多了。唐中宗初年,天竺高僧般剌密谛秘密把《楞严经》偷运到中国。据说印度很珍视《楞严经》,禁止外传他国。但般剌密谛不仅将它偷运到中国,还将它翻译成了中文。

  另外,这位高僧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把少林寺的《易筋经》译成了中文。原来达摩留下的两部经书都是用梵文写的。《洗髓经》由精通梵文的二祖慧可翻译成中文,但武学宝典《易筋经》却一直难以翻译。中宗初年,携带《易筋经》的少林僧人在峨眉山巧遇这位天竺高僧,在他的大力帮助下,这部当世无双的武学奇书才有了中文版。

  其实,唐朝时,来华的天竺高僧绝大多数都做这种译经工作,他们或介绍传译中国未流行的佛经,或重新根据梵本翻译旧有的经典。为适应译经活动的需要,唐朝甚至在一些名刹广设译场,设官分职,使其各有所司。

  为了来中国传经,天竺僧人在荒漠中孑然独行,往返一次几乎要耗尽一生的年华。而来华之后,又要长年累月地艰苦译经,心情之苦闷可想而知。当时就有诗描述说:“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充分反映了天竺僧异乡染疾的幽苦情状和思念乡土的孤寂心怀。

  唐代来华的天竺僧大约为30人,明确记载下落者12人,其中只有4人返回了故乡,其他8人则郁郁而终,长眠在中土大唐。他们的译经活动大大推动了天竺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传教兼治病,天竺医僧名留史册

  现在看来,来华的天竺高僧大都具有传奇色彩,有的则被神话了。这大概与人们对异域文化的崇拜心理有关,也和这些天竺僧在华期间行善积德、给人们留下了良好印象有关。

  与金庸小说中的描述一样,来华的天竺高僧精通医学是确有其事。宗教往往对医学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佛教亦不例外。有人甚至认为,印度医药学就包含在佛学体系之内。印度的一代医王耆婆最后也皈依了佛教。

  作为“借医弘道”的手段,医学对佛教在华的早期传播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史料中常常有“胡僧”(天竺僧人占多数)的行医记载,他们实际上就是小说中一灯大师的师弟天竺胡僧的原型。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佛教医学擅长药草知识和外科手术。因此,小说中天竺胡僧能想到用草药医治情花之毒并最终找到断肠草,也是合情合理的。

  毫无疑问,金庸是借用了天竺高僧到中国的记载,丰富和充实了他的武侠小说内容。不过,要说到小说中的具体人物,只能是金庸大师天马行空的臆造罢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6):张无忌与波斯明教流传中土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5):揭开韦小宝俄国情人的面纱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4):追寻袁承志下南洋的足迹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3):一灯大师印度师弟的原型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2):丘处机赴阿劝诫成吉思汗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1):郭靖与蒙古大军西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