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别来无恙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5、4、3、2、1!”倒数结束,时间定格在1997年7月1日零点,天安门广场上爆发出巨大欢呼声。当时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晓刚,对刚刚回归中国的这座城市充满思念。
199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晓刚参加了国家教委一个官方留学项目,在香港那个“借来的地点”的最后一段“借来的时间”中学习了两年。
去香港求学在当时也算得上“另类”选择,在经历了焦急等待后,陈晓刚和从全国选拔出的其他3人踏上旅途。一路上,4个年轻人心情亢奋,“直到从空中看见香港的摩天大楼,和照片上一个模样,我们才感到自己真的来了。”
他们就读的李宝椿联合世界学院是一所国际学校。学院内大约一半是香港本地学生,另一半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而当时的中国内地学生不足10人。“每天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接触,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
刚到香港时,陈晓刚和一个香港学生、一个英国学生同用一间宿舍。用校报的话说,这间寝室反映了当时香港的“时政格局”。
由于缺乏资料,他来香港前对英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毫无所知。第一次宿舍开“楼会”,他只听懂了“楼长”最后一句英文——“现在去吃午饭吧”。第一堂课,他就领略了什么是英文教学,随后获知自己要在阅读一部英文原作后交上一份2000字的英文读后感。初来时的兴奋感,渐渐被对现实的努力适应所取代。
在抵达香港两个月后,陈晓刚接到父母第一封家书,“眼泪这时才掉了下来。”
1996年,陈晓刚结束在香港的学习。此后,每当听到艾敬的《我的一九九七》时,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求学香港的日子是一段很特别的人生经历,让我受用一生。”
如今,陈晓刚在北京一家财经媒体工作,近年来曾两次到香港出差。再度踏上这片久违土地的一刻,他在心底轻轻问道:“香港,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