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过客有家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北京男孩刘蕴奥是香港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当家人”。
在北京读完本科后,刘蕴奥选择到港大医学院攻读硕博学位。到香港时,他顺顺利利找到学校、安顿妥当,因为他已经事先在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的网站上咨询好一切事宜。
“刚开始总有一种过客心态。”刘蕴奥说。加入学校的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后,他渐渐有了归属感。
相比之下,香港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本科生部会长高欣加入这个组织很晚。她大三时才“上庄”(香港学生称加入一个社团为“上庄”)。
高欣记得,来香港的第一年是“飘着”度过的,每逢周末宿舍楼里就会空空荡荡,心里也变得空空荡荡。由于缺乏了解,香港学生还曾组织过活动抗议内地学生占用了他们的资源。“开始时心里有些受伤,不过他们很快出来道歉。”随着双方了解加深,如今很多内地学生都已经像高欣一样拥有不少香港“死党”。
与刘蕴奥和高欣参加内地学生组织相比,深圳女孩王恬却开始动手为自己打造一个“家”。受到香港学生社团文化的影响,在香港浸会大学就读的她参与创办了学校的登山协会,并和同伴一起通过不懈努力成功举办了西藏登山之旅。
当然,过分依赖内地学生组织,也造成不少内地学生比较“抱团”,不太愿意和香港学生打交道的现象。其实,香港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大三结束那个暑假,在北京读传媒的杭州女孩邢舟萌发了来香港继续深造的念头。她只身一人来到香港向相关学校和专业的教授咨询,没想到受到了对方热心的帮助和指点。
在香港中文大学求学的短短一年中,她日益感受到香港人的真诚、随和。毕业前夕,邢舟到媒体实习,收获颇丰。“他们非常爱教新人,让你真正去接触一些记者或编辑的工作,而不只是端茶、倒水。”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