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货币信贷增速反弹 央行紧缩力度可能加大
2007年08月11日 11:22:3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央行昨天发布的7月份金融运行报告显示,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8%,增速创下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3%,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1.56个百分点和0.1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当月增加2314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以上数据表明当前银行流动性仍十分充裕,央行可能会采取更多回收流动性措施。 央行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M2余额为38.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48%,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1.54和1.4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62万亿元,同比增长20.94%,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3.46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 M2增速超出预期 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M2增速创下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中信证券( 77.00,-1.07,-1.37%)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认为,从M2来看,货币供应量增速6月以来有一定反弹,而这种增长明显超出预期。 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7月末M2增幅可能与6月末持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上海证券报,M2增速反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实现贸易顺差243.6亿美元,这使得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外汇占款;第二,7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的力度减小。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央行累计净回笼现金192亿元,而1至7月,央行累计净投放现金254亿元。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前8个月,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有3月份和7月份没有上调,7月份央行只是发行了1010亿元的定向票据,其回收的资金量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少大概700亿至800亿元,这可能也是7月份M2反弹的一个原因。 可能进一步收紧流动性 对于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反弹,多数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一增幅并不利于抑制目前偏热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会引发央行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包括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发行特别国债。 央行日前发布的《200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当前外贸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央行将继续协调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创新对冲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在M2增幅反弹的同时,M1增幅也创下了自2001年1月有历史数据记载以来的新高。对此,连平认为,这反映了金融资产活期化的趋势仍在延续。 央行最新《报告》指出,M1增速加快主要是由于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增长较快,一是经营效益好,市场活跃,企事业单位投资意愿较强,对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二是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增长放缓,企业为满足支付需要而持有更多活期存款。 市场人士认为,M1增幅继续攀高可能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目前,已有多家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7月份CPI可能突破5%。 -央行报告看点 股市企稳储蓄再度“大搬家” ⊙本报记者苗燕 继6月份居民储蓄猛增8271亿元后,随着股市行情的一路上扬,7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出现了“急刹车”,大量储蓄存款再次流回股市。央行昨天公布的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居民户存款7月份减少了91亿元,同比多减226亿元。不仅如此,人民币各项存款7月份增加仅1585亿元,比6月份的增加额9041亿元下降了近8成。 数据显示,除居民储蓄存款大幅下降外,非金融性公司存款7月份减少93亿元,同比少减781亿元。而财政存款增加2219亿元,同比多增3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说:“主要是由于股市火爆,分流了居民的资金和企业的资金。而财政收入之所以大幅增加,其中一大部分也要归功于股市火爆所带来的印花税增加。” 一位基金公司的分析师分析指出,6月份股市走势比较弱,不少投资者纷纷离场。随着7月份大盘企稳,指数回升,资金回流也比较多,包括基金开户数都出现了增长,或者维持比较好的水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也显示,7月下旬开始,A股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7月30日达到了16.3451万户。 上述分析师指出,7月份市场中新股密集发行也是导致大量资金从银行转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7月份共有16只新股发行,合计发行总量为19.03亿股。7月9日更出现了4股同发,仅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两只股票发行规模就达到了10.8亿股。“一般来说,申购新股时,会有大量资金流入,发行结束之后,大量资金流出。但是由于近期持续有新股发行,所以资金进来之后暂时就没出去了。”该位分析师说。 7月信贷投放创新高 ⊙本报记者袁媛 央行昨日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63%,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高1.56个百分点和0.1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当月增加2314亿元。 从历史数据来看,历年7月都是信贷投放的淡季,平均金额为700多亿元,去年同期达到1700多亿,今年则是再创新高,7月份增加2314亿元。“淡季不淡”的现象使分析人士认为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的形势没有得到缓解,需要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 数据显示,7月份信贷增长中,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较快,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增加879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99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存款持续活期化,银行短存长贷趋势进一步增强。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从环比来看贷款实际增长额下降了2300多亿元,但是,同比增长仍然高出0.1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中长期,而且1至7月每月贷款都同比多增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因此,7月份的信贷增长无论总量还是结构上,还没有实现央行的意图。 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从数据来看,信贷投放过快的势头没有得到控制,需要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而考虑到刚刚加过息,因此将更多采取数量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包括发行定向央票、特别国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同时,银监会应加强信贷指导加强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很必要。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表示,从M2来看,供应量增长比6月以来有一定反弹,而这种增长明显超出预期。 从数据上分析,消费需求比较活跃,货币环境还是比较宽松。通胀趋势在上升,居民形成比较强的通胀预期。因此信贷的过快增长和流动性压力大的情况会使央行进一步采取货币政策来控制,预期信贷窗口指导力度也会加大,如采取针对高能耗产业的贷款控制等措施。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从7月份以及1至7月份以来的贷款数据看,银行体系的主动信贷投放仍未出现明显的逆转迹象,未来几个月之内,在更严厉的调控措施下,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可能有所减弱,信贷增长率有可能转入下降过程。 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
但有为
编辑:
陈雪晔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