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已成为湖泊的重要污染源。近日在宁召开的全国“三湖”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高级研讨会上,我国著名藻类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永定教授提出,通过技术处理,可以使蓝藻变废为宝。
“蓝藻作为一类生物,其存在并非一无是处。”刘永定教授通过多年的试验,得出结论:“蓝藻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若适时将其打捞并加以开发利用,就能变废为宝。”
刘教授说,蓝藻中除有害物质外,也会有大量的富营养成分。经过藻泥分离机脱水、干燥等技术处理后,藻泥的蛋白质含量达40%,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当,同时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成分极高。经过技术加工,藻泥可以制成肥料,“与普通化肥相比,用蓝藻制成的肥料肥量更高,也更加环保。我们在滇池的试验证明,其效果很好,农民使用以后都非常满意。”也可以做成饲料,由于蓝藻中富含氮磷等营养成分,“养出来的家禽比普通饲料喂养的长得更肥,长得更快。”
此外,通过对蓝藻细胞内含物的加工还可以提炼出多种产品:加工成微囊藻藻蓝蛋白,是天然的宝石蓝色素;加工成微囊藻多糖,可以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作保健食品,还能用作特种饲料和饵料。目前,该项技术在实验室也已取得成功。
据了解,目前刘教授的团队已经研制生产出藻泥分离机。“这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蓝藻分离机每天可以制作藻泥30多吨。”藻泥的分离在昆明已经小规模应用于生产,我省无锡和常州也正在做试点。
刘教授也坦言,蓝藻资源化利用,不能在短期内看到经济效益,因此企业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我们希望政府能多关注这一块,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企业注意到这一点,将后续加工跟上去,争取形成一条完整的蓝藻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