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刘菊花、马俊) 记者29日从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各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管理模式,能源消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单位产值(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继续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批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短短数年,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为何能取得如此积极的成效?
“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自觉性,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前提。”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介绍,2004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6家中央企业迅速响应国务院的号召,联合发起《关于在中央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05年8月,17家中央企业在“全民节约、共同行动”活动中,向全社会做出了节约资源的庄严承诺。2006年7月,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14家中央企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了节能责任书,承诺“十一五”期间节能2321万吨标煤。
为确保承诺的兑现,中央企业制定了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十一五”期间,按照“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结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循环式生产,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主要用能、用水和用地指标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项目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保障。据黄淑和介绍,大多数中央企业已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据初步统计,2006年148户中央企业上报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占中央企业总数的93%。许多中央企业还设置了专门工作机构,并要求所属企业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构,初步构建了从上到下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
“许多中央企业把节能减排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淘汰了一大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了一批节能减排的先进设备和装置,自主开发了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的技术装备。”黄淑和认为,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石油石化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炼化装置结构日趋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装置,提升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实现了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下降。中国建材集团公司采用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日产900吨的超大型节能浮法玻璃生产线,比国内日产600吨的浮法线节能15%-20%。
严格、精细的管理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许多中央企业将节能减排融入基础管理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中国移动公司实施“绿箱子环保计划”,所属县级以上60%的自有营业厅已设立了回收设施,回收废弃手机23万余件、废弃手机电池186万余块,回收物品交由专业厂家统一分解处理,促进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每年对综合能耗、工序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指标制定合理先进的定额,形成了一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定额指标体系。
黄淑和表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障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生产供应和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但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还要继续认真解决基础管理仍然比较薄弱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