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上海1500亩经济适用房用地消失之谜
2007年09月24日 13:26:3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假如在今天的上海能够无偿拥有1500亩土地,将是一场何等惊人的财富;再假如这样的幸运儿不是一个两个,或许是上百个,肯定无数人会妒忌地发疯;更假如这样的天大好事竟然能够发生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已经“规范成熟”的2002年,那么一切就只能用“不可思议”来描述。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19年来上海通过土地批租向市场释放出77万余亩土地,并筹资近7300亿元进行房地产投资,最后却是全市25.1%的常住人口仍然不得不住在租赁房中,对每平方米售价上万元且仍在高涨的商品房望洋兴叹,那么我们就知道,当上海的房子已经癫狂到“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炒的”境地,“不可思议”其实是“理所当然”
假如在今天的上海能够无偿拥有1500亩土地,将是一场何等惊人的财富;再假如这样的幸运儿不是一个两个,或许是上百个,肯定无数人会妒忌地发疯;更假如这样的天大好事竟然能够发生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已经“规范成熟”的2002年,那么一切就只剩下震惊二字。 8月11日晚上9时,随着一声熟悉的“嘟嘟”声,本刊记者收到了一封匿名电子邮件: “宁南同志: 您好!现向你举报一事。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建忠等人,利用身兼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党政负责人及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之便,利用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撤销机会,在1999—2002年期间,有步骤、有计划地把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的1500亩建造经济适用房的国有土地无偿变更到自己的私有公司——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此1500亩地块位于上海闵行区顾戴路,其中古龙基地600多亩,平吉基地880多亩,即现在的新时代景庭、新时代花园、欧原、望族等小区。可到上海市房地局档案室查询2000—2003年档案……” 按照该邮件所说,原本用于为上海低收入居民建造经济适用房,属于上海住房保障体系中“关系到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城镇居民能否安居乐业的切身利益”的国有划拨土地,借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撤销之机,被一举“化公为私”了。如果属实,按照事件发生的2002年上海该地段土地公开招投标平均价320万元/亩计算,被“鲸吞”的这1500亩土地,仅地价总市值就高达48亿元。 这份举报内容的离奇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为查清事情真相,《商务周刊》两次赴沪调查。令人吃惊的是,事实竟然如此简单而直接。 1500亩土地来自何方? 故事的起源应该追溯到1990年代初。当时上海正在实施解决住房困难工程,为改善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的居住环境,更为了实现市党代会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全市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的小康居住目标”,1995年2月27日,上海成立了专门负责机构上海市住宅发展局,王文忠任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党委副书记为殷关福,副局长为毛佳、顾国兴。为加快住房解困工程,同年11月6日,上海市住宅发展局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上海市平价房发展中心,其主要职能是承担职工住宅建设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建设。上海市政府无偿划拨给该中心2500多亩土地建造平价房。1997年,上海平价房发展中心推出了首批以长江西路泗塘基地为代表的平价房,共12万平方米,以2400元/平方米的价格供应老百姓。 但很快政策环境发生重大转变。1998年12月,根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上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加快住房分配体制的综合改革。 这意味着,上海市平价房发展中心这类带有福利性分配销售的政府主办机构,在改革面前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就在这个时刻,故事的主角开始登场。 1999年年初,时任上海住宅发展局办公室主任的王建忠被调到上海市平价房发展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他身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上海市平价房发展中心的改制。 经《商务周刊》从黄浦区工商管理局查询,2000年4月19日,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上海市住宅发展局和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三方以注册资金1500万元,共同组建了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当时的上海住宅发展局局长王文忠。 其中,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出资800万元,持有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3.4%的股份,上海住宅发展局出资200万元,持有13.3%股份,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出资500万元,持有33.3%股份。这个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是上海市平价房发展中心改制过程中为解决该中心员工安置而设立的内部员工股份。 不到一个月,2000年5月12日,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发生重大公司变更,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将800万元的股份无偿转让给上海住宅发展局。于是,上海住德的股东持股情况变为:上海住宅发展局持股66.7%,住德职工持股会持股33.3%,注册资金不变,法人代表变为毛佳。2000年7月,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注册资金增至2000万元,其中上海住宅发展局持股60%,住德公司职工持股会持股40%。 2001年,王文忠卸任上海住宅发展局局长、党委书记职务,接替者为原副局长毛佳。同年3月6日,按照全国统一规定,上海市平价房发展中心更名为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 2002年,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悄然无声地被撤销了。按照计算,此时该中心名下应该还剩有原本用于经济适用房建造的1500亩土地,也就是闵行区顾戴路地块,包括古龙基地600多亩和平吉基地880多亩土地。“化公为私”? 2001年9月6日,在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即将被撤销的前夕,最戏剧的事情出现了。上海住宅发展局将自己持有的上海住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5%的股份以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上海住业实业发展合作公司,令人惊讶地是同时附送一块价值9697.8827万元的未注明身份的产权。同时,还将自己持有的另外20%股份以400万元价格转让给了上海住良实业发展合作公司,同样也附送了一块价值7758.3061万元的未注明身份的产权。 令人吃惊的是,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都是同一个人——顾国兴,即上海住宅发展局副局长。上海住宅发展局党委副书记殷关福同时也担任这两家公司的董事。其中,上海住良实业发展合作公司是一家以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的公司。 也就是说,在上海住宅发展局局长、上海住德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毛佳的主持下,将45%的住德公司股权和一份价值1.7456亿元的产权,以900万元的价格转让到了上海住宅发展局副局长顾国兴的手中。 这还只是开始。2002年12月15日,也就是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撤销后不久,这部分股权连同已经增值的那块神秘产权又回来了。不过,持有人变成了上海科豪实业发展合作公司和上海海慧事业发展合作公司,两家成立都不到半年的公司。而且,上海市住宅发展局最后持有的4%住德公司的股权,也落在了这两家公司手中。 两家崭新的公司将持有的上海住德房地产公司49%的股权,以980万元的价格,分别出让给住德公司职工持股会和自然人王建忠、陶丽娜(上海市住宅发展局财务处主任)、王呈祥、苗海鹰、薛田、刘建国、李大薇(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财务经理),并按持股比例附送出那块总价值已经增值为3.239亿元的产权。 经过上述股权转让后,上海住德房地产公司的股东和持股比例为:上海住德房地产公司职工持股会占73.75%,自然人王建忠占5.25%,陶丽娜占5%,王呈祥占4%,苗海鹰占4%,薛田占2.75%,刘建国占2.75%,李大薇占2.5%。而刚刚卸任上海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主任的王建忠,终于担任了上海住德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一位北京产权交易中心的业内人士对这种操作并不陌生,他为《商务周刊》分析说,这一进一出表面看是股权转换,实质上可能就是替上海住宅发展局转让出去的那份巨额不明产权能够无偿进入住德公司作掩护。 “至于下面的工作就很简单了,将职工持股会持有的股份大量向自然人转让,一直转让到住德公司变成私营公司为止。”他笑着向记者预见下一步操作。 果不其然,2004年3月9日,住德房地产公司职工持股会以935万元的价格,将住德公司46.75%的股权连同已经增值到10.3亿元价值的产权,转让给了王建忠、陶丽娜、王呈祥、苗海鹰、薛田、刘建国、李大薇、万大地和王海波等9人。其中,王建忠付出395万元获得了19.75%股权,加上前期持有的股权,他个人一共持有25%的住德公司股权和2.575亿元价值的产权,而所有支付额仅为500万元。 为保证获得大股东的地位,2006年9月8日,王建忠又以50万元的价格从住德公司职工持股会手中获取了住德公司1.8%的股份,最终以26.8%的股权成为上海住德房地产公司的最大股东,控制了整个住德公司的产权。 来源:
新浪网
作者:
记者 宁南
编辑:
侯玮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