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横梁立柱它结合的叫榫卯,这个榫铆结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防震,它能够吸收震能,我说它叫弹性结构。
榫卯结构就是一根木头凸出的部分插入另一根木头相同尺寸的凹洞里,这种结构的建筑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时,部件彼此错动,当外力消失时又能恢复原状,所以不会遭到彻底破坏。这一结构的特性正是悬空寺在历次地震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主要原因。
悬空寺的头顶是翠屏峰200多米高的悬崖,200米高空坠下的巨石为什么却奈何不得一个小小的寺院呢?
从侧面看,翠屏峰的立面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悬空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处,所以从山上滚落的岩石只会从悬空寺的前面直接落在地下,根本砸不到悬空寺。
赵思敬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悬空寺之所以能够1400多年以来,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塌落,这个和它所选择的环境是有关系的,我们看悬空寺,它所在的那个位置是一个锅底,在山上说是一个锅底,这个锅底上面,它可以在雨季时候挡住雨。
赵思敬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在这个日照的时候呢,它只有上午能够照几个小时。
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峰俯瞰是一个内收的弧形,对面的横山主峰也是一个内收的弧形。两座山的山峰就象两只手一样包拢着悬空寺,使悬空寺的日照时间很短,避免了暴晒引起木材风化,恰恰是极短的日照时间,为欣赏悬空寺独特的夜景创造了条件。
考古专家还发现这个峡谷有些异常:浑源河从悬空寺脚下流过,而峡谷一侧的悬空寺却是干燥异常;这个峡谷的谷底风很大,但悬崖上的悬空寺的风却非常小。
原来,两山之间的金龙口峡谷的出口十分狭小,不管多大的风吹进谷底,到了悬崖的凹处就会变小,大风吹走了浑源河的水气,反而保证了悬空寺通风干燥。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山有突出来的地方,或者是有变化的地方,就把它用梁子或者桥结合起来,这样就变成了一个仙山楼阁式的组合的一组艺术,价值很高的,的确有音乐式的,有起伏昂扬的这种,我觉得从这方面来说,悬空寺体现的非常非常的好。
今天再次行走在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上,时间仿佛已经停止,只有奔流不息的浑源河和山谷的风声提示我们,这座建筑早已和山谷浑然一体。时光流转,正是1500前的工匠的智慧,在悬崖峭壁之上,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建筑。
主持人:据说当年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游历到此,见到悬空寺,此情此景,让他诗性大发,不过当时他没写诗,反而是挥笔留下了两个字叫"壮观"。这很难得,李白的诗不少,但是留下来的字并不常见。后来到了晚明时代的时候,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也到了这个地方,欣然挥笔写下了“天下巨观”,以此来形容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悬空寺它建造的那个年代,我们的那些古代的祖先们,他们没有我们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建筑材料,他们只是简单地利用一些木材,几根绳索,还有就是几把凿子,巧妙的利用了恒山的地形地势,居然就建造出了这样一座宏伟的建筑,的确是很让人佩服。不过说到底,悬空寺它毕竟是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现在我们后人要做的就是应该想方设法地延长它的寿命,让它能够永远的屹立在恒山。好,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下期节目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