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中国进入新的物权时代——写在物权法施行之际
2007年10月01日 09:33:5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自2007年10月1日起,全面体现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事关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物权法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有恒产者有恒心。可以想见,随着物权法的施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进一步得到完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将进一步得到维护和实现。 面对一个全新的物权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个迫切的任务:牢固树立物权观念 “物权法的出台,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信号就是,老百姓的财产权利有保障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教授说。 这也是各界的共识:物权法的出台,使公民的私有财产被更加明确地认可,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活力和动力。 对于在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纪录的物权法,老百姓早就耳熟能详。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2889名代表中的2799人投下赞成票,票数之高足以说明问题。而此前,物权立法已经历时13年、历经8次审议和多次讨论。但是,如果你随机问一个路人“什么是物、什么是物权”,得到的回答大多语焉不详。 牢固树立物权观念,仍旧是全社会的一个迫切任务。 曾参与物权法起草的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学教授王利明表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就是要看是否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充分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对不同物权主体给予平等保护是有机统一的。”孙宪忠表示,“没有前者,就会背离我国经济制度的性质;没有后者,就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反过来损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一粒纽扣、一个茶杯,大到一栋房屋、一座矿山,都存在所有权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得到保护,这些问题都是物权法规范、调整的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李林表示:“国家公务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法官、检察官在执法司法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依法保护公民或法人财产的观念即物权观念,尊重公民和企业的合法财产权。” “我们学习物权法,首先要牢固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和正确行使财产权利的物权观念,为实施物权法营造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王利明说。 一个现实的课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早在物权法获得通过时,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应松年教授就指出,“物权法的通过,不仅是我国民法领域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国行政法领域的一件大事。” 应松年对物权法247个条文进行了梳理,发现在物权法中至少有40多个条文直接涉及行政机关或行政权。行政权或行政机关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渗透进了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全过程。 “在当今政府转变职能的大背景下,行政机关应当转变观念,树立起保护物权的意识和责任感。”应松年说。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2004年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物权法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成熟并出台的。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 田雨、李薇薇、张景勇
编辑:
朱小燕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