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海总部今天(11日)表示,第三季度,中外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偏快。同时数据显示: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增长迅猛,九成以上为个人住房贷款所贡献。
央行的季度报告披露,第三季度,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433亿元,同比多增369.2亿元;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加294.9亿元,同比多增210.7亿元。需要关注的是,第三季度里,上海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209.9亿元,为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两倍,占其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量的7成,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按贷款用途分,当季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91.3亿元(7、8、9三个月分别增加58.7亿元、71.3亿元和61.3亿元),占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91%,比上半年多增123亿元,其中新建房和二手房贷款分别增加104.4亿元和86.9亿元;当季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增加0.8亿元,其中9月份增加1亿元;其他消费贷款增加14.4亿元。自去年以来,上海个人房贷已经连续11个月呈现正增长态势。
当季信贷运行还呈现以下两大变化:一是中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较快,贷款投向呈现较强的互补性。第三季度,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5.7亿元,同比多增156.8亿元;外汇贷款增加25.8亿美元,同比多增28.5亿美元。从贷款种类看,人民币信贷增长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外汇贷款则全面增长。当季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311.8亿元,同比多增71.2亿元,人民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减少5亿元和91.3亿元,同比分别多减70.2亿元和少减118.3亿元;外汇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进出口贸易融资分别增加11.8亿美元、6亿美元和7.9亿美元,同比分别多增16.4亿美元、7.1亿美元和5亿美元。从贷款机构看,当季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中,中小商业银行为增长主力,占全部中资金融机构增量的62.3%,同比多增104亿元;当季新增的外汇贷款中,国有商业银行则是增长主力,占全部中资金融机构增量的78.2%。
从贷款投向看,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的行业投向呈现较强的互补性。当季中资金融机构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主要投向了个人、租赁商务服务业和建筑业,三者贷款分别增加220亿元、140.2亿元和46.4亿元;而上半年增加较多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贷款、房地产业贷款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则分别减少58.2亿元、42亿元和41.6亿元。当季中资金融机构新增的外汇贷款主要投向了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制造业,三行业贷款增量分别为13.2亿美元、7.2亿美元和7亿美元。
第二个变化是,外资银行贷款增势强劲,人民币贷存比迅速攀升。第三季度,上海市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0.3亿元,同比多增112.1亿元,创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季度增量历史次高(仅次于今年第二季度225.1亿元的单季最大增量)。从贷款种类看,外资银行新增的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长幅度最大。当季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增加80.5亿元、97.3亿元和42.5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2亿元、78.9亿元和31亿元。从贷款投向看,外资银行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商务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四行业新增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3.2%。9月末外资银行人民币余额贷存比为152.8%,较年初上升23.4个百分点,个别外资银行贷存比超过500%,需关注外资银行信贷快速扩张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当季外资金融机构新增外汇贷款12.8亿美元,同比多增13.9亿美元;其中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进出口贸易融资分别增加8亿美元、4.5亿美元和0.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