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时政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嫦娥”奔月——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特写

  天,似乎特别低,夕阳给云朵镶上了金边。

  一条叫做“菠萝沟”的小溪穿过山谷。在它的两岸,从昨夜持续到今晨的一场秋雨,让漫山的矮松苍翠欲滴——

  就在这天与山、山与水的环拥之中,“嫦娥奔月”,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神话,就要在有着“月亮城”之称的高原航天城梦想成真。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1分钟准备!”18时04分,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指挥员李本琪洪亮的声音。这是李本琪第11次站在“01号指挥员”的位置上。

  最后一名操作手已于5分钟前撤入地下掩体。塔架打开完毕,乳白色的火箭静静矗立。

  包裹在它顶部的整流罩中的,就是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2350公斤的“嫦娥一号”。

  月亮,太阳系家族中离地球最近、最亮的星球,是世界各航天大国21世纪前30年深空探测的主要目标。

  安阳出土的殷朝甲骨文表明,早在公元前14世纪,我国已有了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然而,距人类第一次探月近半个世纪之后的2004年,中国才正式启动绕月工程。

  “我们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

  近14天的“奔月”飞行,一年的在轨工作时间……绕月计划的一连串数字,使得“嫦娥一号”在即将成为中国最远卫星的同时,肩负起了拍摄月球三维影像图、探测月球表面14种元素等多项填补世界空白的使命。

  “嫦娥一号”升空,这一中国自主创新的智慧结晶,将会诞生出一系列“中国创造”。

  “10、9、8、7……3、2、1,点火!”就在李本琪喊出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皮水兵按下了红色的点火按钮。

  排山倒海般的轰鸣声压向重重群山。站在山坡上向北望去,仿佛是发射台上那瞬间绽放的烈火,把总质量243吨、全长52.52米的火箭稳稳托起。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三个航天发射场中唯一能够进行低温燃料火箭发射的地方。与此前在这里进行的45次发射相比,“嫦娥一号”飞行更为复杂,要求发射在35分钟内的“零窗口”里进行。

  火光腾起的这一刻,整个工程的上万名参试人员和数万台套设备一齐发动。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从西昌到北京、西安以及分布在青岛、厦门、喀什的测控站,从太平洋上的两艘远望号测量船到首次在航天器测控中引入的四地大型天文射电望远镜,测控数据火炬接力般实时传来。

  两分半钟后,火箭实施一二级分离。预计坠于贵州山区的第一级,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下落的弧线,而继续飞行的火箭,转眼间就消失在了白云重重的天际……

  数百名新闻记者的镜头,追随着火箭一路前行。参观台上人头攒动,2.5公里安全距离之外的山间小路上,挤满了身着盛装的彝族村民。

  在他们看来,火箭和火把一样,都代表着最重要的节日。在上个世纪中期才从奴隶制社会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凉山,一次次见证着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相遇。

  观摩发射的来宾中,还有来自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航天专家。中国航天发射邀请外国来宾现场观摩,表达了中国人和平开发空间资源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航天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在月球探测领域,我国开展的国际合作是广泛的。”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

  整流罩分离,二三级分离,三级发动机关机……隆隆的声响渐远,指控大厅屏幕上跳动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和曲线,记录着火箭飞行的每一刻。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3次飞行。

  人类已进行的百余次探月活动,成功率不到50%,其中多数失败源自火箭故障。

  自1994年2月首飞以来,中国历时8年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14次发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被称为“金牌火箭”。然而,航天事业所具有的高风险,仍然让每一次发射惊心动魄。

  18时29分,“星箭分离”的报告声在大厅响起。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握手、拥抱、欢呼……凝固的空气沸腾起来,灿烂的表情在这一刻定格。

  此时,在太平洋上空以接近每秒8公里速度进入超地球同步轨道的“嫦娥一号”,并不寂寞。

  19个小时前,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19天前,日本“月亮女神”探月卫星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绕月轨道,开始进行对月科学探测;

  始建于上个世纪末的国际空间站,已迎来了第16批由各国宇航员组成的长期考察组……

  夜色悄然降临。直到发射成功半小时后,农历九月十四的月亮,才从云层里姗姗露面。

  11月下旬,经过长途跋涉抵达环月轨道的“嫦娥一号”,将传回关于她的“故乡”的第一张照片。

  那将是曾经无数次在传说中描绘月亮、无数次在唐诗宋词里吟诵月亮的中国人,对这个距离我们38万公里的星球第一次最近距离的凝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专家详解嫦娥一号如何完成38万公里漫漫路程
·特稿:“嫦娥”出世记
·解读“嫦娥”绕月探测工程的“中国特色”
·“嫦娥”绕月:中国航天探索的新起点
·嫦娥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