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国防科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的前期实施情况。国家航天局发言人裴照宇介绍,目前,卫星各系统状态正常,飞行轨道正常。在随后的几天内,卫星将通过一至两次轨道修正,计划于11月5日上午11时25分到达月球,进入月球捕获轨道。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自10月24日发射以来,先后经过1次远地点加速和3次近地点加速。10月31日17时28分,卫星成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国家航天局人士表示,在随后的几天内,嫦娥一号还将实施一至两次轨道修正。11月5日11时25分左右进入月球捕获轨道后,卫星将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降低飞行速度,以使卫星能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一颗月球卫星。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于2日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轨道中途修正。青岛和喀什测控站新建的18米口径接收天线开始启用,首次投入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
近月制动晚几小时也成
10月31日下午的第3次近地点加速和11月5号上午将要进行的第一次近月制动,是嫦娥一号奔月最关键的两个点。第一个关键点已经成功实施,并准确地完成。
“对于第二个关键点,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会通过我们的努力,去迎接第二个关键点的成功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嫦娥一号卫星第一次近月制动,是整个飞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了保证这一点能够准确实施近月点的变轨,准备了很多预案。如果用时间衡量的话,近月制动向后推迟几个小时,也有办法使它成为一个环月的卫星。
轨道复杂为降卫星燃耗
嫦娥一号为什么需要绕地球七圈之后才奔月,为什么不能再简单些?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解说了嫦娥一号相对复杂的轨道设计。
“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比较复杂,但有它的好处。重点有两点,第一,可以扩大我们的发射窗口。对于月球探测卫星,发射窗口非常重要。另外,调相轨道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入口的精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工程的风险。第二,地月转移轨道的最小能量的设计方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减少卫星燃料的消耗。以便可以携带更多的有关载荷和完成更多的任务。”孙泽洲介绍。
首次轨道中途修正取消
原计划于11月1日上午10时25分左右进行的嫦娥一号卫星首次轨道中途修正动作“因故取消”,原因是目前的卫星轨道控制“很精准”。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1日表示,嫦娥一号卫星第四次变轨非常成功,控制精度误差小于万分之四,原定于1日实施的轨道中途修正计划不必进行。
朱民才介绍说,10月31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行第四次变轨,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测量数据表明,这次轨控误差小于万分之四,远远优于轨道设计的误差要求,因此,根据变轨控制设计方案,原定于1日进行的轨道中途修正计划已无实施的必要。
嫦娥一号卫星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北京飞控中心将根据轨道测量情况,适时对卫星进行轨道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