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3日透露,《规划环评条例》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修改审定中。
据了解,战略(规划)环评两年多的工作取得了局部进展,但进一步推进的难度很大。从2005年就启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立法工作,由于各部门和地方有不同意见,短期内还不能出台。
在当日召开的“战略(规划)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潘岳表示,具体原因一是部门职能交叉,环保部门在战略环评实施中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的职能部门得不到明确的法律界定;二是战略环评所注重的长期利益、全局利益往往是与有些部门和地方所关心追求的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相冲突,致使很多地区和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那么支持,并甚至以种种理由逃避开展规划环评的责任。
潘岳说,尽管困难重重,但规划环评工作还是取得了艰难进展:第一,《规划环评条例》的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修改审定中;第二,环保总局通过区域限批等手段,开展了包括内蒙古、新疆、大连、武汉等10个典型行政区,铁路、石化、铝业等3个重点行业和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纲要等8项重要专项规划在内的规划环评试点。
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最急需进行规划环评的是“两高一资”产业、重点流域、能源基地以及快速城镇化地区。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有专家指出,火电、钢铁、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由于前几年缺乏布局规划,导致分散发展、无序竞争。
从布局上看,我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26家建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由于城市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钢铁行业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大。这是典型的布局与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