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昨天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发布消息称,国内成品油体制的“批零倒挂”仍突出,导致供应偏紧。不过,随着各项措施的出台,成品油供应将“很快恢复正常”。
为何11月1日成品油调价后,部分地区仍出现局部“油荒”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对此解释说,由于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仍很突出。由于地方炼厂加工数量减少,导致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偏紧,部分地区还存在停供限供的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国家发改委表示,已经组织协调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公司,以及各地经济运行、价格主管部门和地方炼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资源,加强调度,确保市场供应,并为此采取三大措施:千方百计增加供给、合理调度和配置资源、强化供需情况监测和市场监管。
“物价部门对囤积成品油,特别是有油不卖,擅自停供、限供、转手加价倒卖以及白天不卖,晚上加价倒卖等行为,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并严肃查处了一些社会加油站突破政府规定价格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维护了市场秩序。”国家发改委强调。
国家发改委表示,随着上述措施的贯彻落实,成品油市场供应会很快恢复正常。
据了解,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进口原油成本上升,使国内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压力增大。我国现在仍对成品油价格实行定价管理,虽然近几年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但成品油价格仍没有完全理顺。
国家发改委举例称,11月中旬,美国汽油零售价为每加仑3.3美元左右,相当于6.5元/升,比我国(北京市场,下同)高1.2元左右;英国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英磅,相当于每升15.5元,比我国高10.2元左右;日本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53日元,相当于每升10.53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5.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