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毛泽东秘书胡乔木青年时在浙江大学就读经历
2008年01月04日 10:33:1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共中央一枝笔”、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在他的青年时代,曾在浙江大学就读。那是一段不太为人所知的胡乔木通往职业革命生涯的经历。 从清华大学物理系转到历史系 胡乔木,江苏盐城人,生于1912年。少年时的胡乔木喜欢读书,也喜欢写诗,他曾相继在扬州省立八中、扬州中学(高中)上学,其间听过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恽代英的演讲,以后逐渐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读物,更饱读了许多新文学的作品。当时他虽然读的是理科班,但却酷爱文史,还是校刊的编辑,经常发表作品,这都为他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1930年,胡乔木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现代物理学已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清华大学无疑是当时中国物理学师资力量最强的地方,然而没过多久,胡乔木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门学科,他想多读书,不希望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实验上。于是,他转到了历史系,当时清华大学的历史学研究也是非常有名的。不过,物理学也好,历史学也好,都没有成为胡乔木的研究方向。在那个时代,积贫积弱的国家最需要的是寻找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而物理学或历史学显然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 不久,胡乔木开始参加学生运动。这年末,他又秘密加入了共青团,并迅速成为进步组织读书会的骨干。那时,他曾联系青年教师季羡林去为工友子弟夜校讲课,并反复动员他参加革命,无奈那时的季羡林一门心思搞学问,胡乔木只能失望而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胡乔木被调到北平团市委工作,任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他因所谓“同情‘托派’分子”,被调离岗位,加上当时身体不好,遂离开北平,返回南方。 此前的胡乔木已是职业革命活动者,回到家乡后,他被吸收进党组织,开展宣传工作,结果被国民党特务发觉,胡乔木侥幸得以逃脱,准备再赴北平,寻找组织。但当时他的父亲一再要求他继续学业,而事实上胡乔木已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这样,他只得遵从父命,再进大学。 在浙江大学办《沙泉》壁报 1933年下半年,胡乔木经上海到达杭州,在浙江大学外语系插班读二年级。当时浙江大学的校长是郭任远,他在“党化教育”的办学宗旨下,用法西斯式的一套来办学,一上任就公布了《学生团体组织规则》,规定“本大学学生团体,除学生自治会应遵照中央规定办法办理外,其余各项团体,非经本大学核准,一概不得组织。本大学学生团体经备案后,如有违背会章或逾越范围之行动,本大学可随时撤销备案”。他还成立了军事管理处,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军管”范围之内,并任意给学生记过或开除处分。浙江大学师生渐渐都对郭任远的这种办学方式不满,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恰好,胡乔木在这里结识了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施尔宜(后改名施平)。 施尔宜是中共地下党员,他让胡乔木办壁报,宣传抗日救国,并取名《沙泉》,意思是“沙漠里的一股清泉”,是指在浙大这片“沙漠”之中,还有可以涌出“清泉”的一方之地。有一次,胡乔木从英文报纸《中国论坛报》上剪下一幅插图,上面画的是一位苏联农民肩扛锄头,胡乔木把它作为《沙泉》的刊头画贴了出来,结果被校长郭任远看到了,郭任远迅即下令追查《沙泉》是谁主编的。 结果一查,撰稿、编辑、抄写,全是外语系学生胡乔木一个人。于是,郭任远找胡乔木“训话”,他单刀直入地指出:这幅画是从《中国论坛报》上剪下的,这报是共产党办的,并强令胡乔木交代是从哪里弄到这张报纸的。 胡乔木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忙说:“我是从大街上拾到的。看这画画得不错,就剪下张贴了,我不知道它是共产党办的呀。”其实,这报是陈延庆从上海寄给胡乔木的。胡乔木的说词让郭任远无话可说,郭只好交代胡乔木壁报不准再办了。 胡乔木不能再办壁报,就在外语系组织读书会,利用同学都懂外文的有利条件,组织大家读马克思主义的外文原著。 诗歌创作 胡乔木在浙江大学外语系读书期间,受教师陈逵的影响最大。 陈逵,湖南攸县人,1920年赴美留学,1928年学成回国,先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执教。对于这位学者,外国文学研究的泰斗冯至曾评价说:“予于六十年前,始识先生于北平,当时常闻师辈称道,先生曾创作英语诗文,发表于美国《日晷》、《民族》等著名刊物。(其)英语诗词句精炼,抒华夏之心声。文则笔墨生动,传祖国之文化,深受彼邦评坛重视。不意几度沧桑之后,如今中美学人互访,美方颇不乏人念及先生当年之英语诗文,仍赞叹不已。”由此可见陈逵的成就和风采。 笔者查阅当时的《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发现有胡乔木的多篇诗作和译作,其中的诗风与陈逵极似,无疑,胡乔木当时深受其影响。 当时,胡乔木发表这些诗作和译作的用名都是“胡鼎新”,所以,估计后来也没有更多的人知道。 在1934年《国立浙江大学校刊》第173期,有胡乔木翻译的英人西蒙士的五首诗,依次为《忧心》、《思念》、《渔孀》、《秋暮》、《情梦》。篇末,还有“译后附志”,曰:“右译现代英国名诗人及批评家A.SYMONS小诗凡五章,于‘信’、‘达’、‘雅’三者皆有未尽,而第二首尤与原意不免违失。《渔孀》一篇,意境高远,最为译者所爱;去‘所期’者,盖象征人生某种失而不可复得之憧憬也。”下文即为对《渔孀》的翻译: 寒空压沧海,渔艇去还回。 风急浪衔雨,白鸥声正悲。 伊人何所望?风雨空相摧。 年衰生意尽,水陆复奚为。 迢遥见天末,浪里破帆飞。 千帆万帆过,所期终不归。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的同一期,还刊登了胡乔木的一首七律《无题》,曰: 男儿未老肯先休?身世于今欲病囚。 风疾归蓬怜日晏,鸟飞遗石羡云游。 寻仙空醒枕中梦,剖腹还招心上秋。 闻说天涯光景好,沧溟不见怕乘舟。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编辑:
侯玮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