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草根理解为工人(包括农民工)、农民、学生、普通白领、个体经营者等集合体的话,是他们构成了中国的主体,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既是改革开放出发点,也是改革开放的归宿。他们的感受,是改革开放得失天然的晴雨表,也是最权威的晴雨表。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年伊始,各种纪念回顾总结活动纷纷举行。日前,中央电视台邀请了“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为我们共同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并且为我们共同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1月1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我看了网上的“节目实录”,又查阅了一下相关评论,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反差,就是厉、吴二人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多数人并不买账:有人认为他们讲得不疼不痒,避重就轻,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为自己这些年来的政策建议做曲意辩护,还有人则重提“独立董事”或“暴富”的话题,认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在谈论“成败与得失”的时候,立场的客观性就值得质疑。
改革开放30年,确实是到了一个需要对“成败得失”进行认真讨论,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新的基础上再出发的时候了。但以厉、吴二老为代表的精英意见,和以百姓为代表的草根声音出现对立,却提醒我们讨论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一定要多听听来自草根的声音。如果在今年渐次展开的各种回顾和纪念活动上,仍然像过往那样由精英垄断话语权,则我们一定难以总结到真正有益的经验,也不可能汲取到真正宝贵的教训,这对未来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将是很不利的。
为什么一定多听草根的声音?原因很简单。如果把草根理解为工人(包括农民工)、农民、学生、普通白领、个体经营者等集合体的话,是他们构成了中国的主体,他们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既是改革开放出发点,也是改革开放的归宿。他们的感受,是改革开放得失天然的晴雨表,也是最权威的晴雨表。因此,在讨论开放得失的时候,他们最有发言权。没有他们的声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讨论,勉强讨论,得出的“结论”也没有意义。
要多听草根的声音,原因还在于,以专家、教授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失去了“社会良心”的道德权威,公众无法相信他们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说话。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国企改制的大讨论中,还是在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物价等公共政策的激烈辩论中,他们都有太多的为既得利益集团辩护的纪录。在关于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讨论中,谁又能够担保他们不会按照“屁股决定脑袋”的基本规律发言呢?
此外,既然现在大家都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利益多元化时代,则自己的利益只能由自己来表达———这个时候,草根更应该表达自己的声音。
在讨论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要多听草根的声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事业,它的顺利进行,要靠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单靠厉、吴二老和少数精英来充当“推动者”,结果将是推而不动的。而要唤起亿万中国人参与推动改革开放的热情,就必须赋予并充分尊重他们在讨论中的发言权。只有在他们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形成的改革共识,才能获得他们真心实意的拥护;只有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才能获得他们全心全意的支持;只有获得了他们全心全意的支持,改革开放才可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中国也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