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公示后,医患双方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医院叫好,认为“以技养医”体现了医生的劳动价值,乃大势所趋;患者叫苦,认为药品的价格还没降下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只会增加患者负担。
由于涨价项目太多,群众将这一方案称为“涨价方案”。一位姓王的患者表示:“目前的看病费用已经很高,如果再涨,老百姓的负担又加重了!”有关部门统计到的群众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公示项目中拟涨价项目过多,一些项目涨价幅度过大;群众担心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了,药价却降不下来,有些药品一降价就失踪或换个包装价格又涨上去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更增加了患者的负担;部分群众担心涨价后,医院会增加不合理的检查项目。不少群众希望通过公开医院服务项目成本,让老百姓看到价格调整的依据。
因为社会反对声太多,江苏省物价局在公示一段时间后即表示:调价项目不成熟的坚决不出台。记者最近从江苏省卫生厅了解到,“这一提价方案至今仍没有说法”。有关专家认为:“以技养医”的确是医改的大方向,但在“以药养医”格局没有大变的情况下,“以技养医”的时机还不成熟。
“以技养医”的改革成本需政府承担
多数群众表示,支持医疗机构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但前提必须是破除“以药养医”的格局,并将改革的成本在医疗系统内部消化,而不是仓促提出“以技养医”,把改革成本转嫁到公众头上。
南京大学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副教授严新明认为,医疗服务价格不能纯粹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比如注射费用,如低于成本,应由政府来补贴而不是提高价格,因为这属于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旦提高,几乎会影响到所有患者。
陶红滨坦言,如果不通过市场手段体现技术价值,医院很可能就会放弃对新医疗技术的投入,进而妨碍医疗事业的进步。“卫生改革目前举步维艰,既要考虑社会稳定,又要考虑卫生事业的发展;既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又要考虑医院发展,的确很难。要解决医院的困境,办法只有两个,要么政府拿钱,要么调整价格。”
在新医改方案提出“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后,一些医生和患者建议,政府应积极承担“以技养医”的改革成本,对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均进行补贴,在体现医生专业技术价值的同时又不加重患者负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对记者说:“医生的确很累,整天忙得上个厕所也要小跑,看一个病人的收入还不够买一碗面条,但相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不能让医生的价值体现了,老百姓的负担却增加了。不管从哪个角度加大对卫生的投入,关键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