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朱锫:为北京奥运设计“大脑”
2008年02月13日 17:35: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如果说“数字北京”是朱锫在老家北京的一次漂亮实验,那接手设计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则是他在另一个建筑实验场的又一场“实验”。 朱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上世纪90年代,在清华大学执教的朱锫去了美国留学。2001年,朱锫回到深圳,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成立了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他最早的两个设计是深圳规划局办公楼和龙岗规划展览中心。前者获得了美国《建筑实录》杂志授予的中国建筑奖、2004WA中国建筑奖,后者获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几年后,朱锫返回北京自立门户,“因为北京是最有意思的城市之一。”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位于东四北大街的一幢灰色大楼里,这里原先是北京电视设备厂的厂房,后改名为天海商务大厦,成了一帮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办公所在地。 对于“北京是全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的说法,朱锫并不排斥。“实验代表了可能,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出现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诞生的。说北京是实验场,不正代表了它具有探索精神吗!” 2006年下半年,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决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海岸边设立分馆。为此,他们在全世界邀请了11位世界著名建筑师设计主体建筑及双年展艺术馆,其中包括弗兰克?盖里、扎哈?哈迪德和安藤忠雄、让?奴维尔等大名鼎鼎的人物,朱锫和吴桐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设计之前,古根海姆基金会将所有的建筑师聚集在一起,开会协调,并定了原则:每个建筑都要有对未来的态度。朱锫和吴桐很快就提交了名为“漂浮空间”的方案,没多久,朱锫就收到了来自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理事长托马斯?克伦斯的邮件。在邮件中,托马斯?克伦斯用“富有激情的”来形容朱锫的设计,并且期待“它能够对世界建筑产生影响”。从设计图上看,“漂浮空间”名副其实:整个建筑没有柱子,完全靠三角形的面构成的特殊空间支撑,远远看去,就像漂浮在建筑群当中,为地面提供阴影。同时,屋顶还可以用作第二地面,鸟瞰附近的海景和城市风光。 朱锫形容,“外来的飞行器落在了阿布扎比”。这一设计符合阿布扎比这一海湾城市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可以在阴影里躲避炙热的阳光,冬季寒冷,屋顶就成了晒太阳的好去处。朱锫说结构概念来自“鸡蛋壳”,“‘鸡蛋壳’就没有柱子支撑,但它同样好好的。”在他看来,这个建筑不属于现在,而是属于这座城市的未来。 “漂浮空间”最终的施工日期未定,“但2013年前应该能完工。”朱锫非常自信,他宣称这一设计“不可能出现巨大的的隐患”,“没有施工的难度,一切属于可控的范围”。因为“漂浮空间”受到好评,朱锫和吴桐又顺理成章地接下了北京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最近几年,古根海姆博物馆一直渴望进军中国,从台湾到香港再到上海,终究未果,后来又将目的地定为北京,但是否能够如愿,则是未知之谜。朱锫说,“博物馆一直希望能够进驻北京,现在的北京古根海姆博物馆还只是概念化的图纸,我只能说,这个建筑非常特殊,并得到古根海姆基金会的充分肯定。” 因为设计“数字北京”和阿布扎比艺术馆,朱锫建筑事务所获美国《建筑实录》评选的“2007全球设计先锋奖”。建筑评论家方振宁说:“这些评价给朱锫和他的事务所极大的自信,这种自信的内涵是,中国建筑师不仅仅可以解决一些中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今天已经站在世界的层面上平等对话。” 从当代艺术里寻找建筑的出路 据说朱锫幼年的梦想不是做一个建筑师,而是做一个画家。后来,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先到博物馆和美术馆转上一圈。而现在,他热衷于和艺术家打交道,希望从当代艺术中寻找建筑的出路。 朱锫最新的作品是蔡国强在北京的工作室及住所。他和蔡国强颇有交情,他称其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朱锫喜欢蔡国强的焰火作品,他说,蔡国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深刻,在其作品的形式的背后,总有一种哲学的力量,打动人心。他的另外一个作品是艺术家岳敏君在青城山的美术馆。朱锫和岳敏君少有接触,他更了解岳敏君笔下的那些摇头晃脑、憨态可掬大笑的人物形象。“每个艺术家成功的背后都有其一套哲学思想,表面看来,他的笑是拒绝思考,但实际上表现了在中国常人中的一种对未来的野心。” 和阿布扎比艺术馆一样,岳敏君美术馆也形似“天外来客”。在进行项目汇报时,朱锫将自己的设计取名为“疯狂的石头”,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青城山上的卵石,他的设计作品像一块光洁圆润的石头,但又极具未来感。 和许多中国建筑师一样,朱锫也曾经深受荷兰建筑师库哈斯的影响。阿布扎比艺术馆的方案完成之后,朱锫参加了在西班牙开幕的首届卡那瑞亚建筑艺术双年展,6位参展建筑师均为世界知名建筑师,包括库哈斯及MVRDV。早在朱锫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求学期间,库哈斯曾做过他的老师。朱锫评价说:“库哈斯是个观念性很强的建筑师,他推崇将建筑做为改变城市的手段。”回国后有一段时间,朱锫言必称城市,是中国最早倡导“城市建筑”观念的建筑师。但后来慢慢就谈得少了。朱锫直截了当:“中国建筑师是否应该走出库哈斯的阴影呢?” 现在的朱锫,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当代艺术。他的合作者之中不乏像蔡国强、谭盾、岳敏君、王明贤和吕彭、皮力等艺术家。朱锫说:“建筑需要往前走,今天的建筑应融入当代艺术。” 来源:
外滩画报
作者:
李琴
编辑:
陈新科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