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龙拍摄的老虎至今尚无真伪定论,刘为强拍摄的羚羊已经盖上了作假的标签。
昨天,沸沸扬扬的“羚照门”事件盖棺定论。发表照片的《大庆晚报》公开道歉,造假记者在致歉信中直言:“自己已没有任何理由再从事新闻行业。
”这无疑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公众可以接受的结果;但是,对于“羚照门”的反思却不能止步于此。
飞驰的列车驶过高架桥,一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从桥下自由地奔跑。仅仅是纯粹地欣赏,照片是一幅极度和谐的景象。正因为如此和谐,这张名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照片顺利入选“影响2006”CCTV年度十大图片并获铜奖。正因为如此出色,这张照片被用作了保护藏羚羊的宣传画,挂在了北京地铁5号线,然后又被细心的网友看出了技术处理留下的破绽。
用PS处理并艺术加工过的照片,这是定论。假如涉事照片仅仅是艺术照,所有的质疑都有顺理成章的回答。然而涉事照片却是以新闻图片形式出现的,后期的加工正是触犯了新闻的“高压线”。混淆了新闻与艺术的界限,这是“羚照门”曝光后较为流行的托辞。事实上,随着数码技术的介入,新闻图片的后期加工不可避免地游走在“失真”的边缘。光线不佳,变点亮色;构图不好,加点背景……技术的完善不断诱惑着摄影记者,电脑加工成为了公开的潜规则。在我们的身边,类似“羚照门”的事件并不鲜见。几年前深圳大雾,本市一家媒体头版照片选择了高架桥,模模糊糊的几辆小车彰显雾气之重。然而来自细心读者的举报让人大跌眼镜:三辆小车都是白色捷达,隐约可见的车牌号竟然毫无两样。
艺术可以再加工,新闻却容不得半点造假,成为焦点的“羚照门”事件提供了一个重塑新闻伦理的契机。划清艺术图片与新闻照片的界限,新闻从业者的反思却不能止步于“艺术说”。面对网友的质疑,始作俑者刘为强说过:“其实我倒希望这件事闹大,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藏羚羊了!”这样的论调并不缺少拥护者,造假虽然犯了新闻的大忌,但是良苦用心不能抹杀。这种论调,无疑比“艺术论”更加危险,它混淆的正是新闻与宣传的界限。
《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去年十大假新闻,第一次评出了“正面”假新闻。由于过度渲染,《兵妈妈认了176个兵儿子》的主角实在无法忍受,上演了一出被表扬者“打假”的荒诞剧。但是,这种荒诞的“正面”假新闻其实是媒体的常客。不客气地说,打着“主流”、“向上”的旗号,有意识的“美化”其实深得相当一部分官员的欢心。反思“羚照门”,厘清艺术与新闻的边界是必要的,同样必要的还有新闻与宣传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