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月来在中日间掀起轩然大波的“毒饺子”事件,中国政府发言人在2月28日上午做出了正式回应,称该事件是“人为的个案”,而且“在中国境内人为投毒的可能性极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此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公安部高级官员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显示中方对此事的高度重视。不过,日本方面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日本警方当天下午就召开记者会,质疑中方的调查结论,并敦促中方提供具体的“科学数据”来支持其立场。至此,“毒饺子”事件一定程度上已陷入双方均不承认有责的僵局。而由于此前日本媒体已经制造出“在中国投毒可能性较大”的舆论,这件事对中国食品的形象和中日关系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28日中午,日本主要电视媒体均对中国国新办的记者会进行了报道,到了下午,这条消息出现在日本各大报晚报的头版。
对于“投放甲胺磷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可能性极小”这一说法,日本警察厅的部分官员感到“不快”。上周日本警察厅曾宣称,“甲胺磷在中国混入的可能性较大”。
日本警察厅长官吉村博人28日下午召开记者会。针对余新民介绍说2月20日,他率领中国公安部工作组赴日本,主动与日警方磋商交流,“日方未同意我方提出的查看现场、涉案物证、检验鉴定结论的要求,也没有介绍物证提取、检验的全面情况。我们深表遗憾”一事,吉村博人表示不满。对于中方提出的“查看现场”等事,他并未一一回应,只是宣称“我们已向中方提供了所有有用的资料。对方说‘遗憾’,令人无法理解。”吉村承认:“(中国)公安部方面曾要求(日方)提供的饺子及包装袋等物证因为已经办理了没收手续,故而无法轻易提供,但若中方在锁定嫌疑人并立案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的话,日方并不会吝于提供。而(进口饺子)流通路径的资料、科学警察研究所进行的浸透实验的结果,以及对包装袋上小孔拍摄的照片等已提供给中方。”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28日也对此事发表强硬看法称,“为了今年春天胡锦涛主席成功访日,希望中方也认识到需要努力”,他要求中方“为查明真相进一步付出努力”。他也对中方不满日本在调查方面提供的合作一事,提出反驳,宣称“也存在日方委托的资料未能得到的情况”。此外,町村还透露已指示警察厅商讨是否有可能满足中方的要求。
当天,日本NHK电视台在新闻中详细报道了中国国新办记者会的情况,并将中方的说法与日本警方此前的说法相对比,称在三个关键问题上,中方的调查结果都与日方的“截然不同”。报道也说到《读卖新闻》记者现场提问,但却没有报道中国官员据理驳斥日本记者提出的所谓“近来一系列中国食品问题”,证明是纯属炒作的情况。
据日本共同社28日报道,受“毒饺子”事件影响,日本东北6县、首都圈1都7县,以及札幌三地的生活协同组合(日本的一种消费合作社,简称生协)日前决定,将从今春起全面停止销售中国产加工食品。据报道,“毒饺子”事件曝光后,上述三地采取了商品上标注产地名等应对措施,但中国产食品的销量仍持续下降,于是作出停售决定。据悉,日本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日前已对中国工厂展开调查,各地生协将根据调查结果决定停售期限。
《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日本中毒学专家内藤裕史先生。内藤先生认为,目前情况下单纯指责中国或日本都欠冷静。从过去国际性的中毒案例看,多数食品污染出现在运输途中。日中双方调查对象和手段还有待扩大和增加。内藤先生认为,还要看残留农药的标准是多少,也就是能引起中毒的浓度是多少。如果是极低浓度的甲胺磷,是不会引起中毒的。在几年前,日本在进口的食品中也检出过甲胺磷,但是由于没有超过标准,因此没有被视作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