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当改革开放的中国向世界重申自己的现代化目标时,中国的人均GDP还不足300美元。当时的国际舆论中,有人在惊叹中国人勇气的同时,对此表示出极大质疑,预言“他们几乎不可能按时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
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十五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今天更超过了2000美元。风雷激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中国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了国力与广大人民的生存状况,也改写了全球经济与战略格局。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现代化的百年梦想。
是什么造就了这难以置信的巨变?是什么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回望29年的不平凡征程,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的变革取决于现实的行动。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创新理论的胆略,有创造历史的豪迈,也有与时俱进的敏锐,有海纳百川的智慧。而所有这一切,都因人民的意愿而展开,在历史纵横捭阖的大叙事背后,是执政党顺应人民群众意愿和期盼的坚定历程。
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29年改革开放中,“人民”始终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心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也始终根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这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社会进步的根本价值诉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最为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了丰厚实惠,看到了美好前景,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走这条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和意愿,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将会出现不同的民族或国家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伟大范例,让一个古老的民族重现活力。
30年改革开放,古老的中国意气风发;30年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
人民期待着,在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民期待着,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书写更加激荡人心的中国故事,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卢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