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9中高三学生裴士清07年参加高考,心情非常坦然。6月5日晚上八点半,距离高考只有一天多的时间,这位高三男生镇定自若,在家里电视机前看新闻。从北京理工大学附小到八一中学再到北京19中,小裴苦学之余,兼修民乐,目前已是铜管六级。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年。现在参加高考的考生与以前的考生相比,少了一份激动,多了一份平静。如今在厦门大学高教所工作的刘海峰回想起30年前的高考故事,对当时的那份激动仍然记忆犹新:“刚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都不敢相信!”
1976年刘海峰高中毕业以后上山下乡,当过赤脚医生,抡过棒槌,打过石头。福建的夏天非常闷热,当时刘海峰对幸福的理解很单纯,“幸福就是夏天不用割稻子”。刘海峰参加的耕山队有十来个农民、五六个知青。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刘海峰晚上就一个人在如豆的灯下看书。
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刘海峰听到消息都不太相信。因为1973年和1975年都有过类似传闻。直到1977年10月,消息得到了确认。
而距离当年的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知青们全部回城备考。刘海峰非常兴奋地参加高考,录取到厦门大学,从此走上了研究的道路。
两代人参加高考的不同心态,折射出30年来高考发生的诸多变迁。刘海峰感受最深的是录取比例的变化: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录取比例约为2:1。
发端于1999年的我国普通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4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1%。
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入学机会逐渐增多,高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在扩大,一座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已经架起。
如今,刘海峰主要从事中国高教史研究与教学。从参加高考到研究高考,刘海峰被称为“高考研究专业户”,而他更喜欢被称为“考试研究的专业户”。
30年来,我国共选拔了3600万名像刘海峰这样的大学生。恢复高考30年,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而这3600万名大学生的成长进步,都与中国30年来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报记者唐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