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对比,有两个合理的问题就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调整财政支出。正如温家宝报告中承诺的,要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如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中央财政投入将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比上年增加165亿元,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在财政支出比较刚性,调整步伐难以大幅度跃进的情况下,另一个合理的,也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超收部分哪里去?扣除削减赤字和新增加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部分资金是2686亿元。
温家宝的答案是:“加强薄弱环节”。工作报告提出,超预算收入使用的原则是:集中财力办关系民生和制度性建设方面的事,调整结构,加强薄弱环节。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中央资金就是来自这部分收入。
数字性承诺往往靠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可以迅速落实。而有些承诺难以用数字的方式具体作出,但方向却依然是要构筑巨轮航行的安全网。比如今年要完成7700多项食品、药品和其他消费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坚决制止玉米深加工能力盲目扩张,违规在建项目必须停建,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落实扩大国家传染病免疫规划范围的政策措施等等。
从局部权利到普遍权利
修复工作总是从最薄弱的环节开始,也可以说是从局部群体,局部地区,局部组织开始。不过,5年过后,民本中央政府的志向有了更明确的定位,简言之,就是人人共享。如果说局部权利带有补偿,安抚,化解历史矛盾等主观动机,那么,人人共享,就说明,和历史上出现的朝气蓬勃的强大的中央政权一样,现在的中央政府也有了一个宏大的抱负:国家之下,人人平等。
而从民众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走向就是标志着普遍权利的出现。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这样的蜜月时期,虽然两者难以直接画上等号。并且,普遍权利更多的是从社会权利开始。
看看报告中的类似表述吧:促进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重点扩大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份中央政府志在实现的社会权利清单已经初步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公平正义如果不能最后化为民众的权利,政府和民众一起“背书”,“让人民生活无后顾之忧”将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和工具。
而对于经济权利或者说产权,因为特殊的国情,普遍化的路径并没有直接出现在中央政府的报告里。这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深层的冲突还是产权分歧。但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变动规模来减少冲突。这也正是过去5年多次出现的。并且,中央政府承诺: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原则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