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人民日报:警惕股市暴跌酿造“廉价中国”
2008年04月02日 14:22:4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重建估值的逻辑链条 刘佑成在其3月28日发表的<大小非减持导致市场重建估值体系>报告中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人为割裂的局面被彻底打通,与此相应,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不可流通的实业资本定价体系和可流通的金融资本定价体系并行存在,交易价格以各自的定价方法为基础来交易。但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非流通股股东通过支付对价后获得了流通权,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意味着两种定价方法已经接轨,从最近几起法人股权转让价格看,已经基本上确认两者定价体系接轨。既然是接轨,就存在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过程,现在市场上估值就处于这样一个重建过程。很显然,原先的二级市场定价体系不可能容下那么多非流通股的加入,原先的定价体系必然要重建。 作为一个可以选择投资实业和证券投资的实业家来说,抛售获得流通的股票,然后转回实业领域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因此小非减持已经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未来证券资产的价格一定会考虑实业市场的价格,换言之,待大小非减持结束后,市场重新获得平衡后,基本面将决定证券资产价格,概念、题材的恶炒才可能逐步退出市场,证券投资回归价值投资才有可能,中国证券市场的PE、PB也会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 在刘佑成看来,新的估值体系是建立在原有估值体系之上的,而促使原有估值体系崩溃、未来估值体系诞生的决定性力量就是大小非的减持流通。 未来估值的痛苦涅? 在刘佑成看来,股权分置改革彻底改变中国股市原有的生态平衡,而大小非流通减持则为促进股市原有均衡改变和新均衡达成的动力推手。 大小非抛售股票,现在看对市场的杀伤力很大,大小非获得流通权后,挟持信息优势和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成为证券市场最具权威的价值投资者。大小非减持对市场资金压力也是巨大无比。 曾长兴告诉记者,“从2007年两次解禁高峰和减持高峰后市场出现的调整的实际情况来看,解禁与减持对市场形成了重大负面影响;未来三年解禁对市场会形成长期的、系统性的扩容压力,其中,2008年8月到2009年5月是解禁的高峰,市场面临较大考验。” 据其3月31日对外发布的<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真正的考验八月份开始>研究报告分析,2007年4月解禁个股86亿股,金额953亿元,5月解禁数量57亿股,解禁金额1275亿元; 2007年10月份解禁个股125亿股,解禁金额2417亿元。两个解禁高峰期的后续月,市场均出现了明显调整,减持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截至到2008年3月,我国A股市场解禁股份数已达到800亿股之多,从2006年6月份算起,平均每月解禁数量约38亿股。以解禁时点个股股价动态测算,已累计解禁金额约12639亿元,平均每月约解禁601亿元。 未来三年内解禁股数平均每月91亿股,是过往36亿股的2.5倍,如果以2008年3月28日收盘价数据测算,每月解禁金额大约是1368亿元,是过往水平601亿元的2.45倍左右。如果以过往减持占解禁比例为9%数据测算,每月减持股数约8.2亿股,减持金额大约是123亿元。 从具体时间分布来看,2008年8月份将迎来一个远高于2007年10月份126亿股的解禁新高214亿股,随后9月短暂下降后将从10月的90亿向2009年5月的231亿又一历史新高迈进,到2009年10月解禁股份数将写下598.6亿股的最高值。从2008年8月份开始到2009年10月份间的15个月份里,平均每月将解禁164亿股。 由于解禁并不意味着全部减持,如果在未来减持占解禁比出现上升趋势,减持压力可能更为严重,减持压力不会随解禁结束而结束,将是一个长期、滞后、系统性的。 不过,国泰君安的策略研究员并不认同大小非解禁流通造成股市下跌的说法,他们认为,除非宏观流动性背景过度紧缩,导致大小非必须不计成本减持。在这点上,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或许起着关键作用??问题的核心在于流动性,不在于大小非解禁。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