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后勤处处长张龙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李非摄
学校安全工作最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主持人:张处长认为今后北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北京如何发挥“首善”和示范的作用?
张龙:安全工作,特别是学校的安全工作,最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工作做好了,我觉得是对生命的尊重,通过这次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启示很多。我们今后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一个是借助开展平安奥运之际,因为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教育系统在这几年的准备工作中,也开展了平安奥运的活动。平安奥运的内容非常宽泛,其中有管理上的,也有教育上的,这几年积累下来的一些尝试和做法,经过实践检验是好的,应该把它固定下来。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安全工作还需要通过文化上的、行为上的、意识上的深层次地开展教育,才能提升现有的安全工作水平。我们在有些区县组织了4年安全文化节,在4年的摸索过程中,安全工作通过学生参与,公安、消防、地震等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很多支持,通过讲座、开展节目演出、漫画、征文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掌握科学的安全知识,自觉约束不安全行为,养成文明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的防范技能,最终培养学生现代的安全素质。通过这个文化节,我认为最终还是要从提高安全意识入手,意识决定他的行为、态度。在安全工作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物防、技防不如人的心防,如果心里树立一道安全防线,我们可以应对各种不安全因素,很多安全设施有了,我们没有用好,没有安全意识,也没有安全行为的话,那危险性还是会发生。举个例子,奔驰车的安全性能是非常好的,如果驾驶员没有安全意识的话,那它的出事概率也不会低。我们将从这两方面着手加强安全工作。
教育部希望各地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主持人:安全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可能情况也不一样,请王司长介绍一下。
王定华: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演练,这是全国各地每一个中小学都必须做好的,这一点没有例外。但是教育部也希望各地因地制宜地做好工作,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做好工作,使孩子愿意参加这种安全学习,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各地实际来进行组织。有些地方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暴雨、洪水、雷电,这些地区就必须教育自己的学生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掌握基本的防御本领。有些大城市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增加,因此,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在交通方面的安全防患意识。比如低年级学生我们不主张骑自行车上学。中学生也不要骑自行车带人上学,所有的学生在过马路时要看信号灯,真正做到绿灯行,红灯停,要善于和习惯走斑马线,不要随意横穿马路。我也希望机动车驾驶者更多的为中小学生着想,来避让这些孩子,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被呵护对象。
当然,北京市、四川省、广东省、河南省等很多地方都搞了小黄帽制度,孩子过马路时戴着小黄帽,引起司机的提前注意。还有很多学校在放学时列队放学,见了机动车主动招手,一方面显得我们孩子非常有礼貌,最主要的是让机动车驾驶者能够提前注意有孩子在过马路。还有很多地方现在搞了警民共建学校的办法,让学校前面有红绿灯,有交通警察疏导。有些城市地区已经开始对正在投入使用的校车和经常接送学生的公共交通车辆采取统一喷涂、统一标识的办法引起大家注意。当然对于农村的寄宿制学校,也要根据它的特点进行安全防范教育。我们要求定期检查,对寄宿学校的食堂、教师、厕所、宿舍切实进行检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还要防止坏人侵入等其他伤害,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伤害,让整个社会和学校为他们撑起安全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