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37个场馆全部竣工
2008年6月28日,拥有91000个座位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举行了正式落成的典礼———在此之前,这座体育场已经举行了中国田径公开赛,接受了全方位的测试,并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鸟巢”的落成,标志着北京奥运会37个竞赛场馆及京内45个独立训练场馆已全部完工。
历届大型赛事,令组委会最头疼的就是场馆建设问题。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在本届欧锦赛还没落幕的时候就当众批评了下届申办国波兰和乌克兰在场馆建设上的拖沓和进程缓慢。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直到奥运会结束时主体育场仍未完全竣工。
2005年,北京奥运会各场馆建设全面开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中国速度”。2006年7月,承担奥运会男女垒球比赛的丰台体育中心率先竣工,成为首个竣工的北京奥运会场馆。随后,当日历翻到2007年的时候,世人惊讶地发现,绝大多数的北京奥运会场馆都已竣工落成并通过验收,而且已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各项“好运北京”测试赛。而在这些场馆建设过程中,完成“鸟巢”复杂“外壳”的钢和焊接施工技术、支撑“水立方”的双层ETFE充气气枕、运用在奥运会羽毛球馆穹顶的“预应力钢结构万向可调节撑杆节点”等一系列的尖端科学技术,也向世界展现了“科技奥运”的魅力。
如今,包括上海、天津等地在内的奥运分赛场场馆也都完全履行了当初中国对世界的承诺,静静地坐落在各个地方,从容等待奥运会的到来。“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它将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7月2日在参观完鸟巢体育场后,发出了由衷赞叹。
人文:6棵古树让场馆移位
为了保存6棵清代时期的古树以及一座清代时期的古建筑,承办本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北京大学体育馆在建造时做了精心规划———整个场馆向东挪移了6米,体育馆副馆向南平移了3米。为了防止古树根部的水分流失,施工时还特别在古树与建筑之间的地下修建了防水隔层。
像这样的例子,在这几年的奥运场馆建设中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因为要保护挖掘出的出土文物而宁可暂缓施工进度的事。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履行北京当初对世界作出的“人文奥运”的承诺,要借这次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让东西方文化能有一次更好的交流,让世界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际奥委会很早就提出奥运和文化结合的目标,因此对于北京这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来说,既是要履行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向世界传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机会。奥运会期间,北京的著名景点故宫、长城、天坛等都已做好准备,用最美好的姿态迎接来自中外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感受东方魅力的同时,也将充分感受到“人文奥运”的魅力。
“人文奥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包括对人素质的提高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排队日、让座卡、全民健身、奥运会比赛观赛礼仪的学习……一场轰轰烈烈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早就遍及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赛场、商店、大街、酒店、公园、汽车、地铁……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要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文明形象。在2008年2月初,首都文明办发布“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比2006年提高4.32个分值。其中等车拥挤现象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对文明指数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而另一方面,一些细节也体现出了北京奥运会“以人为本”的精神。例如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五条环线公路原本都将专门规划出“奥运通道”,但有关部门考虑到三环路平日承载着最繁重的北京市民通行任务,所以为方便市民出行,三环将不设“奥运通道”。交通运能将通过其它统筹方法加以提升。
履行承诺,抓住契机
一流的场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北京正在一条条履行自己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这个履行承诺的过程,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契机。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看,许多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曾在兑现承诺的过程中,加快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1964年东京奥运会等,让主办国得到世界赞叹,也凭借奥运会完成了本国经济的腾飞和国民素质的提升,直接推进了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变。
如今,这样的机会来到了中国,相信中国在履行承诺的同时,也将利用这一促进发展的助推器,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这是13亿人民共同的心愿。
7年前,因为相信“把奥运会带到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将是一件伟大的事”,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把手中神圣的一票,投给了中国北京。
7年后,中国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庄严的承诺,正力争像《国际奥委会评估报告》所言:“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