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外界存在好多误解,比如说,由于盗版盛行,数字化媒体在中国不赚钱;在数字化媒体方面,中国落后西方许多年。然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一些服务领域比西方更先进。
这份题为《中国数字化新时代》的报告,分析了中国数字化服务使用的高速增长情况,并预测了其未来增长的速度和方向。
该报告撰稿人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办公室咨询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耐迪贤告诉记者,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国仍处于数字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但事实上,在许多活动领域,如即时通讯和博客,中国比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更先进。
现在,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了美国,而且在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网络活动——日均2.7小时,共计每天接近5.7亿小时。同时,中国网民在使用更加先进的服务方面,如观看视频和电影、玩游戏以及分享音乐等,更为迅速。大多数美国网民仍旧依靠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而中国网民已使用了即时通讯和WEB2.0应用。
这份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发展的广度和速度已超出了人们对中国数字化生活的普遍理解。仅在2007年,超过8000万中国消费者购置了他们的第一部手机,将近4000万中国消费者成了互联网用户。中国现已拥有5亿多手机用户和2.1亿网民。这意味着,中国的手机用户是美国的两倍,互联网用户与美国大体相当。
尽管在绝对数量上不输于美国,但在总渗透率方面,中国仍相对较低。
在美国,超过94%的居民使用手机,73%的人使用互联网。而在中国,对应的渗透率仅为41%和16%。另外,中国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别:城市渗透率达到26%,农村仅为7%。
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主席麦维德先生解释说,渗透率的定义,是至少每周参与一次网上活动的人口比例。
报告作者在对中国城市网民进行了2200次面对面访谈和1500次电话访谈后,发现中美网民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大有不同。比如说,89%的中国网民进行网络聊天,而只有39%的美国网民上网聊天。84%的中国网民欣赏音乐或观看实时电影,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为34%。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网民在电子商务、网络银行方面领先于中国网民:71%的人参与电子商务,43%的人使用网络银行。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28%和27%。
报告认为,人口结构可以部分地解释这些差异。大多数中国网民为男性,大约一半左右年龄在25岁或以下。他们会被社交和娱乐方式所吸引。与美国同龄人相比,这些年轻消费者在真实世界中可以选择的娱乐项目较少。特别是在较小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缺乏各种各样的传媒机构和娱乐场所。而这些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
中国网民相对来说较少进行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担心产品质量难以保证——65%的被调查者是这样认为的;担心受骗、关心支付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有此担心的人分别为38%和33%。